高血压患者控制脉压差:生活调整和药物治疗双管齐下
高血压患者控制脉压差:生活调整和药物治疗双管齐下
高血压患者常常面临脉压差增大的困扰,这可能是由于年龄增长、动脉硬化等多种因素造成的。了解如何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和医疗干预来有效控制脉压差,对于维护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高血压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医生建议的具体治疗方法,帮助您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状况。
脉压差增大的危害
脉压差是指收缩压(高压)和舒张压(低压)之间的差值。正常情况下,脉压差在30至40毫米汞柱之间。如果超过60毫米汞柱,则被认为是偏大。脉压差增大可能带来以下健康问题:
- 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恶性循环。
- 增加脑卒中的风险,每增加10毫米汞柱的脉压差,卒中风险上升约24%。
- 导致肾功能损害,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可能出现肾功能不全。
生活方式调整
减重和控制腰围
血压通常随着体重增长而升高。减重是控制血压最有效的生活方式变化之一。如果您超重或肥胖,即使减掉一点体重也能帮助您降低血压。通常体重每减少一千克(约 2.2 磅),血压便会降低约 1 毫米汞柱(mm Hg)。此外,还要注意腰围的大小。腰部赘肉过多会增加高血压风险。
定期运动
定期的体育锻炼可以使高血压降低大约 5 到 8mm Hg。坚持锻炼对防止血压再次升高很重要。一般目标是每天至少进行 30 分钟的适度身体活动。运动还可以防止血压升高至高血压的水平。对于已有高血压的人,定期的体育锻炼可以将血压降至安全水平。
健康饮食
多吃全谷物、水果、蔬菜和低脂奶制品,并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最高可使血压降低 11mm Hg。可以帮助控制血压的饮食计划示例包括终止高血压膳食疗法(DASH)饮食和地中海饮食。饮食中的钾可以减轻盐(钠)对血压的影响。钾的最佳来源是食物,如水果和蔬菜,而非补充剂。目标是每天 3500 到 000 mg,这可能会使血压降低 4 到 5 mm Hg。
限制盐摄入
即使略微减少饮食中的钠含量,也可能会改善心脏健康,并使高血压降低约 5 至 6mm Hg。钠摄入对血压的影响因人群而异。每日的钠摄入量一般限制在 2300 毫克(mg)或更少。不过,较低的钠摄入量(每天不超过 1500mg)有利于大多数成人的健康。
限制饮酒
限制饮酒(女性每天不到一杯,男性每天不到两杯)有助于使血压降低 4mm Hg左右。一杯酒定义为 12 盎司啤酒、5 盎司葡萄酒或 1.5 盎司 80 度的烈性酒。但饮酒过量会使血压升高几个点。而且饮酒过量还可能降低降压药的药效。
戒烟
抽烟会使血压升高。戒烟有助于降低血压,可以降低心脏病的风险,改善总体健康,还可能会延长寿命。
良好睡眠
睡眠质量差(连续几周每晚睡眠时间少于 6 小时)可能导致高血压。许多问题会扰乱睡眠,包括睡眠呼吸暂停、不宁腿综合征和普通失眠(失眠)。如果经常有睡眠问题,请告知医务人员。找到并治疗病因有助于改善睡眠。
减压
长期(慢性)情绪压力可能会导致高血压。确定导致压力的原因(工作、家庭、财务和疾病等)并找到减轻压力的方法,也无妨。
医疗干预
药物治疗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特点表现为高压升高而低压正常或偏低,因此在治疗和管理上需特别强调高压的达标,同时避免低压过度降低。与中青年相比,高龄、衰弱或存在认知障碍的老年患者对血压下降的耐受性更差,因此治疗策略需更为谨慎。
- 小剂量起始:从较小的有效治疗剂量开始,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逐步增加剂量。
- 长效药物:优先选择每日一次、具有24小时持续降压作用的长效药物,以控制夜间血压和血压晨峰。
- 联合用药:若单药治疗效果不佳,可采用两种或多种低剂量降压药物联合治疗,优先选择单片复方制剂。
-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耐受性、个人意愿和长期承受能力,选择最适合的降压药物。
血压控制目标
- 年龄65-79岁、血压≥140/90mmHg的患者,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启动降压药物治疗,血压控制目标为<140/90mmHg,在能够耐受的情况下可进一步降至<130/80mmHg。
- 年龄≥80岁的患者,血压≥150/90mmHg时启动降压药物治疗,首先将血压降至<150/90mmHg,若耐受良好可进一步降低。
- 衰弱高血压患者,血压≥150/90mmHg时考虑启动降压药物治疗,高压目标值为130-150mmHg,或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个体化的血压控制目标。
定期监测血压
家庭监测可以帮助您密切关注自己的血压状况,从而确定更换药物和改变生活方式是否对您有用。家用血压监测器可以广泛可用,不需要处方。在开始家庭监测之前,请先与医务人员沟通。定期看医生也是控制血压的关键。如果血压控制得好,请向医务人员咨询您需要多久检查一次血压。您可能每天只需检查一次,或多天检查一次。
注意事项
- 避免过度减重:虽然减重对控制血压有益,但过度减重可能导致其他健康问题。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制定合理的减重计划。
- 合理安排运动量:运动量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特别是老年患者,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 遵医嘱服药: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 定期检查:定期监测血压和进行相关检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脉压差增大是多种疾病的信号,需综合生活方式调整和医疗干预来预防潜在并发症。如有相关症状或担忧,请咨询医生获取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