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心呕吐一年不见好,竟是焦虑惹的祸:心理治疗助康复
恶心呕吐一年不见好,竟是焦虑惹的祸:心理治疗助康复
近日,长春市第六医院心理科门诊接诊了一位45岁的患者志强(化名)。他一年来反复出现恶心、腹胀,甚至呕吐的症状。志强曾到多家综合性医院检查,结果仅提示有浅表性胃炎,其他未见明显异常。即使经过治疗,志强还是经常感到恶心、呕吐,这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当他再次去综合医院消化科检查后,医生们都建议他到心理科做进一步的检查。来到长春市第六医院后,志强见到医生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恶心呕吐了一年,消化科医生却让我找心理医生,明明是胃病,但一直不好,你觉得我应该找你看病吗?”心理医生根据志强的症状,为其进行了相关检查,最终确诊其患有神经性呕吐。经过药物治疗和支持性心理治疗,现在志强的病情已经好转,没有再发生呕吐现象。
志强的故事并非个例。功能性神经性呕吐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与长期焦虑状态密切相关。这种疾病的主要症状是反复呕吐刚进食的食物,患者常常感到一种强烈的恶心感,有时会伴随胃部不适。值得注意的是,多数患者并无减肥的心理和愿望,体重也并未明显下降。除了恶心和呕吐,患者还可能伴有焦虑情绪,感到紧张、不安和恐惧,甚至出现焦虑发作的情况。此外,头痛、腹痛、胃胀、食欲减退等症状也时有发生。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功能性神经性呕吐呢?研究表明,这种疾病与多种因素有关:
应激史和心理因素:挫折、高竞争的学习压力、厌学、恐学导致的心理矛盾,或个人能力与期望值之间的差距,都可能成为诱因。
精神因素:亲人离世、被迫做不愿意做的事情等不良精神刺激,也可能诱发神经性呕吐。
性格缺陷:情绪多变、反应性强、以自我为中心、体验肤浅、具有戏剧化人格倾向等性格特征,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面对功能性神经性呕吐,我们首先要认识到,这种疾病并非简单的“胃病”,而是与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缓解焦虑和压力。以下是一些实用的焦虑管理和压力缓解方法:
正念练习
正念练习是一种有效的自我疗愈方法,通过觉察身体和情绪的变化,帮助患者学会与内在感受相处。具体步骤如下:
- 深呼吸,呼吸时放松;
- 消除所有的担忧和疑虑;
- 将更多的意识带入呼吸;
- 起头慢慢,较量呼吸次数;
- 沉浸在呼吸过程中;
- 不要随心所欲地漂移思维;
- 慢慢地安静下来。
呼吸技巧
多种呼吸技巧可以帮助缓解压力和焦虑:
交替鼻孔呼吸:这种有节奏的呼吸技巧可平衡大脑的半球,增强认知功能,减轻压力。具体操作是用右拇指关闭右鼻孔,从左侧吸气,然后关闭左鼻孔,从右侧呼气,交替进行。
腹式呼吸(膈式呼吸):通过深吸入让腹部膨胀,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触发身体的放松反应。一只手放在胸前,另一只手放在腹部,通过鼻子慢慢吸气,让腹部上升,然后用嘴轻轻呼气。
蜂鸣式呼吸:涉及深吸气和呼气,同时发出嗡嗡声,可刺激迷走神经,引发放松反应。
狮子式呼吸:深吸气后通过嘴巴有力地呼气,舌头伸展,有助于释放紧张和压抑的情绪。
长呼气:呼气的时间比吸气的时间更长,以激活身体的放松反应。
正念呼吸:在不改变呼吸节奏的情况下观察呼吸,帮助保持活力,脱离焦虑的思想。
噘嘴式呼吸:通过鼻子吸气,通过噘嘴缓慢呼气,改善氧气交换,稳定呼吸频率。
共振呼吸:将呼吸与心率同步,每分钟五到六次,保持稳定的节奏。
4-4-4呼吸:吸气四个计数,屏住呼吸四个计数,呼气四个计数。
4-7-8呼吸:吸入4个计数,屏住呼吸7个计数,呼气8个计数。
建立支持网络
与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交流,寻求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有时候,仅仅是倾诉自己的感受,就能大大减轻内心的负担。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安排饮食和运动。充足的睡眠、均衡的营养和适度的运动,都有助于改善身体状况和情绪状态。
专业帮助
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机构的帮助。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系统治疗,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功能性神经性呕吐虽然令人困扰,但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积极的态度,是可以得到有效管理和治疗的。正如志强的故事所展示的,通过药物治疗和支持性心理治疗,病情可以得到好转。重要的是,我们要认识到这种疾病并非单纯的“胃病”,而是与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因此,面对焦虑和压力时,要积极寻求帮助,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和治疗。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摆脱焦虑,重拾健康快乐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