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联交所强化气候信息披露要求,2025年起分阶段实施
香港联交所强化气候信息披露要求,2025年起分阶段实施
香港联合交易所(联交所)近日发布《咨询总结:优化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框架下的气候信息披露》,进一步提升了气候信息披露要求。新规规定所有发行人在其ESG报告中必须披露气候相关信息,并引入符合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气候准则的新要求。此举旨在帮助投资者做出更有信心的投资决策,同时增强企业的业务韧性,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新规将从2025年起逐步实施,标志着香港作为绿色和可持续金融中心地位的进一步巩固。
新规概览
新规的核心内容包括:
依据国际标准制定:新气候规定将更紧密地遵循国际财务报告准则S2号——气候相关披露(IFRS S2),确保与国际最佳实践接轨。
分阶段实施:新规将根据不同类型的发行人分阶段实施,以减轻企业负担并给予充分的准备时间。
提供实施指引:联交所将发布实施指引,包括引用IFRS S1的相关原则,协助发行人更好地遵守新规定。
具体要求与实施安排
新规的具体实施安排如下:
大型股发行人: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成分股的发行人需在2025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财政年度内,强制披露范围1和范围2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其他气候相关信息则需在2026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财政年度内强制披露。
主板发行人:除大型股发行人外的主板上市公司需在2025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财政年度内,遵循“不遵守就解释”的原则进行披露。
GEM发行人:创业板上市公司则需在2025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财政年度内,自愿进行气候相关信息的披露。
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新规的实施将对上市公司产生深远影响:
数据收集与披露能力:企业需要建立或完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的收集系统,特别是范围3排放数据,这通常是最具挑战性的部分。根据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CDP)的估计,范围3排放量平均占公司排放量的75%。
风险管理与战略规划:企业需要更深入地评估气候变化对其业务的潜在影响,并在战略规划中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这包括物理风险(如极端天气事件)和转型风险(如政策变化、技术革新等)。
投资者关系:高质量的气候信息披露将增强投资者信心,有助于吸引更多的绿色投资。同时,透明的披露也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香港绿色金融发展新阶段
新规的出台是香港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政策支持:香港特区政府已将绿色金融列为重要发展战略,推出多项绿色债券计划和资助计划,以推动市场发展。例如,政府可持续债券计划的借款上限已提升至5,000亿港元,涵盖范围扩大至可持续项目。
区域优势: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金融枢纽,香港在推动区域绿色金融合作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新规的实施将进一步巩固其作为国际绿色金融中心的地位。
国际接轨:新规与ISSB准则的对接,体现了香港在全球可持续金融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这将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和绿色金融活动汇聚香港。
展望未来
新规的实施不仅是一项监管要求,更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契机。通过强化气候信息披露,企业将更好地识别和管理气候相关风险,把握绿色转型带来的机遇。同时,高质量的信息披露将增强市场透明度,促进资本向可持续发展领域流动。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其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创新和实践将为全球提供宝贵经验。新规的实施只是开始,未来,我们有望看到更多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出台,推动香港乃至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