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词二首·其一》。
译文
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白鹤推开云层直冲云霄,把我的赋诗情趣也带到了碧蓝的九霄。
注释
- 排云:指推开云层。
- 排:推,有冲破的意思。
- 碧霄:青天。
原文
刘禹锡《秋词二首·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
秋日晴空万里,一只仙鹤推开云层扶摇直上,便引发我的诗情飞上云霄。
注释
- 悲寂寥:悲叹冷清萧条。
- 春朝:春天。
- 排云:指推开云层。
- 排:推,有冲破的意思。
赏析
刘禹锡的《秋词》,一反常调,另辟蹊径,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让人佩服刘禹锡的待人处世。原诗两首,这是其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为秋天的代名词。然而,刘禹锡却以“我言秋日胜春朝”一句,打破了这一传统观念,展现了他独特的审美视角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晴空的壮丽景象:一只白鹤冲破云层,展翅高飞,将诗人的思绪引向无尽的碧霄。这一景象不仅展现了秋天的生机与活力,也象征着诗人不屈的精神和高远的志向。
创作背景
公元805年(永贞元年),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失败被贬。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做事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秋词二首》就是被贬朗州司马时所作。
简析
《秋词二首·其一》是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可贵之处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他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赞颂了秋天的美好与清新舒朗。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为一体,不仅描写出秋天的生机和素色,也显露出一种奋发高昂的豪情和豁达开阔的胸襟。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