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京协和医院发布胰腺癌筛查指南:高危人群需定期检查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23:4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京协和医院发布胰腺癌筛查指南:高危人群需定期检查

胰腺癌被称为“癌症之王”,其发病隐匿、早期诊断率低、进展迅速、预后极差。但其实,胰腺癌并非无迹可寻,通过了解其高危因素和早期预警信号,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早期识别率。近年来,胰腺癌在中国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且绝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是中晚期。据统计,初诊的胰腺癌患者中,能够进行手术切除的比例不足20%,五年生存率仅有8%。然而,早期胰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与晚期患者相比有显著差异,因此,早期识别至关重要。

01

什么是胰腺癌?

胰腺癌是一组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及腺泡细胞的恶性肿瘤。根据肿瘤发生的不同部位,胰腺癌主要分为胰头癌和胰体尾部癌。胰头癌较为常见,约占70%~80%。由于胰腺是位于胃和脊柱之间,深藏于腹部深处的腺体,患者早期症状不典型,起病隐匿;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疾病晚期,丧失手术机会,导致胰腺癌预后差,多数患者确诊后生存期仅为1年左右。诊断困难、治疗效果差是胰腺癌被称为“癌王”的主要原因。绝大部分胰腺癌患者的发病年龄集中在40~80岁之间,老年患者发病风险显著高于年轻人。然而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也出现了年轻化趋势。

02

胰腺癌的高危人群

  • 吸烟:吸烟是目前唯一被公认的高危因素,烟民的胰腺癌发生率是非烟民的2~2.5倍。
  • 饮酒:长期饮酒会伤害胰腺,甚至诱发胰腺炎,而慢性胰腺炎会大幅增加胰腺癌的风险。
  • 饮食习惯:过多摄入红肉、高脂、高蛋白食物,可能增加胰腺癌的发病风险。
  •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发生胰腺癌的概率是正常人的2倍。
  • 家族史:胰腺癌具有家族聚集性。如果家族中有一人发病,其他家庭成员的患病风险是一般人群的4倍;若有两人发病,则风险升至12倍。
03

早期预警信号

  1. 难治的“肠胃病”:上腹不适、闷胀痛是多数胰腺癌患者的首发症状,这种疼痛多在夜间加重,且与体位有关,仰卧时加剧,蜷曲时减轻。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腰背痛。

  2. 身体状况变化:部分中老年患者早期可能出现虚弱、体重下降、低烧等症状。如果在1-2个月内体重无故减轻10%,需要警惕胰腺癌的可能性。

  3. 黄疸:半数以上老年患者会出现黄疸,表现为巩膜和皮肤明显变黄。

  4. 内分泌变化:胰腺癌会影响胰岛素分泌,导致类似糖尿病的症状,如尿频、饥饿和口渴。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大且药物控制不佳,或无糖尿病家族史的中年人突发糖尿病,需要排查胰腺癌。

04

筛查方法

对于上述高危人群,建议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体检。体检时可先做腹部B超,同时检查肿瘤标志物CA19-9和CEA。如果发现异常,需进一步做核磁共振或CT,必要时可做PET-CT或腹腔镜探查。

05

AI技术的应用

与大多数疾病一样,早期筛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对于胰腺癌诊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传统医疗技术尚无法满足大规模精准早筛早诊的条件下,AI新技术映入医生眼帘,研究者开始尝试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帮助下,探索经济有效、操作便捷的胰腺癌早筛方式。

1、“AI+”平扫CT

研究者基于医疗AI技术,特别是深度学习技术,构建了一个独特的胰腺癌早期检测模型——PANDA。该模型能够放大并识别平扫CT图像中肉眼难以识别的细微病灶特征,且相对于增强CT,平扫CT经济实惠、不需要增强剂,降低了患者的潜在风险和经济负担,有望实现高效、安全的早期胰腺癌检测。

2、“AI+”免疫力解码

该模型是通过AI技术从外周血样本中鉴定出与胰腺癌相关的多个标志物和细胞亚群,基于此结合CA19-9等生物标志物构建的外周免疫评分iPBIScore联合模型。在创伤小、费用低的前提下,提高了胰腺癌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AI时代的到来为胰腺癌早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未来通过AI技术的不断优化、大规模的临床研究验证,有望实现通过一次平扫CT或一次血液检测识别早期癌症,这将有助于提高胰腺癌的治愈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降低治疗成本。

06

预防措施

虽然目前胰腺癌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但既往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胰腺癌发病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长期吸烟、肥胖、糖尿病、大量饮酒、慢性胰腺炎、基因遗传等。我们可以针对以上可干预因素采取措施,以降低发病风险。

  1.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戒烟、健康饮食、规律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酗酒,以防慢性胰腺炎发生;糖尿病患者应遵医嘱用药,并做好血糖监测。如果你是以上提到的高危人群,并且年龄大于40岁,可以在年度体检的时候加入肿瘤标记物检查,并结合腹部CT/磁共振检查/B超检查。

  2. 警惕身体的“预警”信号:早期胰腺癌没有明显症状,即使有症状也容易被误认为其他消化道和代谢疾病。但对以下症状要提高警惕: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上腹部疼痛/不适、黄疸伴皮肤瘙痒、小便颜色加深或大便颜色变浅、腹泻同时大便油腻且臭、既往无糖尿病但血糖突然升高、新发胰腺炎等。需要强调的是,胰腺癌没有专属的症状,以上症状不能作为诊断的唯一依据,如果你发现了自己有类似的表现,还请及时去找胰腺外科或消化内科专业医生咨询。

人类抗癌走过百余年,无数医学人才为抗癌奉献毕生心力。虽然抗癌手段层出不穷,但胰腺癌仍是癌症领域一大痛点,在人工智能时代催生出的AI筛查,能否为我们带来与胰腺癌战斗的曙光?目前还无法给出肯定的答案。但不论如何发展,任何疾病都是防大于治、养大于防,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一定利大于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