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青少年腹痛背后的心理秘密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06:1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青少年腹痛背后的心理秘密

“医生,我肚子疼得厉害,已经持续好几天了。”11岁的小明(化名)在家长的陪同下,来到医院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发现小明并非普通的肠胃炎,而是患上了罕见的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一种发炎性肠道疾病。这一案例揭示了一个重要事实:青少年腹痛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心理因素。

近年来,关于青少年患抑郁症引起自杀等不良后果的事件见诸报道,引发社会各界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高度关注。在临床工作中,我发现很多消化系统疾病尤其是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生与心理因素、情绪问题等密切相关,其中青少年群体发病也不在少数。今天我们来聊聊对青少年腹痛的认识与防治策略。

青少年腹痛的心理密码

引起青少年腹痛的原因较为复杂,内科、外科及妇科疾病均可引起。有经验的医生可根据疼痛位置,结合详细的问诊及体格检查,能够初步判断出腹痛的原因和病变部位,再针对性建议患者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简单来说,上腹正中痛,可能是急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右上腹痛,可能为胆囊炎或者肝病;左上腹痛伴有腰背部放射痛,可能为胰腺炎;脐周痛,可能是急慢性肠炎、肠系膜淋巴结炎;右下腹持续性疼痛要考虑是不是阑尾炎。除上述这些常见的明确病变造成的腹痛外,引起青少年慢性腹痛的原因以功能性疾病为多,部分患者可能合并有焦虑、抑郁等心理疾患。

青少年处于身心发育的特殊阶段。这一时期,青少年思维活跃但处理问题的能力有限,与此同时还要承受较大的学业压力,遇到问题如果不能及时从家长或老师那里得到帮助,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情绪问题可导致躯体化表现,从而出现各种身体不适。前段时间我门诊来了个高二学生,自诉近半年一到学校肚子就痛得厉害,平常没有嗳气、反酸、排便异常等典型的消化道症状,跟医生交流的时候眼神躲闪,而查体时腹部又没有明显的压痛点。最终该学生确诊为功能性腹痛综合征,通俗讲就是情绪问题引起的腹痛。

功能性腹痛综合征是指持续或频繁发作的腹痛,病程超过半年且不存在胃肠道明显器质性损伤的功能性疾病,常伴有其他全身不适感或可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现代研究多认为,其发生与内脏敏感性升高、脑-肠互动致中枢疼痛调控异常及心理异常状态等有关。青少年出现反复发作的慢性腹痛,如已通过胃肠镜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需充分关注其精神心理状况以及家庭、学校等诸方面因素对症状的影响,根据具体情况可作出功能性腹痛综合征的诊断,并进行规范的治疗。

心理因素如何影响身体反应

研究表明,许多青少年的腹痛是由情绪问题和心理因素引起的,比如焦虑和抑郁。抑郁症归属中医“郁证”范畴, 其病机主要为情志不遂、郁怒,或抑郁伤肝、思虑伤脾所致。中医认为,肝经、胆经经脉在循行时经过小腹两侧,所以腹痛与肝密切相关。情志不遂,肝失疏泄,则气机郁滞,日久甚至留瘀,不通则痛,导致腹痛、腹胀等症。此外,《内经》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青少年自主意识增强,如家长疏于管教,恣食肥甘厚味或生冷食物,会影响脾胃运化,饮食积滞则引起腹痛。肝与脾在生理功能上相辅相成,病理上相互影响,因此,治疗功能性腹痛综合征宜注重肝脾同治。中医讲的“肝脾同治”,相当于现代医学讲的“心身同治”,就是注重精神心理调节与胃肠道功能调节的结合。

如何识别和应对

对于患有功能性腹痛综合征的青少年还须重视心理上的调节,特别是采用行为医学的方法对其心理与情绪问题进行疏导,譬如家长与孩子的交流疏导,让孩子培养建立起体育、文艺等爱好,劳逸结合,降低内脏高敏感,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

诊断方法

胃肠电图是采用现代电子技术,根据电极采集胃肠蠕动产生的生物电信号,并对其生物波形进行分析,利用监测的波形和收集到的定量分析数据,了解胃肠道的蠕动情况及胃肠动力的强弱。它与心电图、脑电图一样,是一种无痛苦、无创伤的检查。该检查适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动过速/过缓、胃肠动力不足、胃肠节律紊乱综合征等疾病。

治疗方法

功能性腹痛综合征为身心共患疾病,在治疗时应兼顾身心同治,注意疏导患者的情绪、心理状态。抑郁症归属中医“郁证”范畴, 其病机主要为情志不遂、郁怒,或抑郁伤肝、思虑伤脾所致。中医认为,肝经、胆经经脉在循行时经过小腹两侧,所以腹痛与肝密切相关。情志不遂,肝失疏泄,则气机郁滞,日久甚至留瘀,不通则痛,导致腹痛、腹胀等症。此外,《内经》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青少年自主意识增强,如家长疏于管教,恣食肥甘厚味或生冷食物,会影响脾胃运化,饮食积滞则引起腹痛。肝与脾在生理功能上相辅相成,病理上相互影响,因此,治疗功能性腹痛综合征宜注重肝脾同治。中医讲的“肝脾同治”,相当于现代医学讲的“心身同治”,就是注重精神心理调节与胃肠道功能调节的结合。

真实案例

49岁吴姓男子因溃疡性结肠炎导致腹痛、腹泻、血便等症状的案例。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发炎性肠道疾病,主要症状包括持续腹泻、严重腹痛、解血便和黏液便,可能伴随体 重减轻、发烧等。该病好发于20岁左右的年轻人和50至60岁的中年人,发生率和盛行率逐年增加。西医治疗效果有时不理想,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预防与建议

青少年心理健康不仅关乎孩子健康成长和家庭和睦,也关乎祖国的未来。家长及老师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处理碰到的情绪问题,创造更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外部环境,提高他们应对各种生活压力事件的能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