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与梁思成:灵魂伴侣的建筑人生
林徽因与梁思成:灵魂伴侣的建筑人生
1924年,林徽因与梁思成一同前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求学。在两年半的时间里,林徽因不仅修完了美术系课程,还完成了建筑学学士学位所需的大部分课程,且成绩优异。这段留学经历为他们日后的学术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回国后,林徽因与梁思成共同投身中国古建筑研究事业。1931年9月,他们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古建筑调查之旅。在这期间,他们和学社同仁们的足迹遍布15个省的190多个县,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古建筑实地考察资料。
1937年7月,梁思成、林徽因在代县得知“七七事变”的消息,这标志着他们流亡生涯的开始。即便在战火纷飞、颠沛流离的环境中,他们依然坚持田野调查,因为他们深知,只有不断地调查,才能了解中国的古建筑家底。
1938年11月,营造学社在云南西北部考察当地的古建筑。1939年1月返回昆明后,学社又将视野投向四川,酝酿一次更为久远的调查。这次被称为“川康古建筑调查”的行动,涉及四川省与西康省(1939年成立,1955年撤销)的35个县,调查了730余处汉阙、崖墓、摩崖石刻等古建筑。这批珍贵的资料在战乱中辗转保存,直到2008年才被重新发现并整理出版。
在昆明郊区的龙头村,梁林夫妇穷其资产,盖了唯一一栋自己设计的房子。生活虽然拮据,但学术工作仍在继续。林徽因病重期间,梁思成在外考察,给家里来信常常是厚厚一沓,都是连环画,把考察途中的见闻讲得生动有趣。梁思成的动手能力非常强,也懂车,他拿个手绢到油箱里一试,掏出来,白白的一滴油也没有。还好,不是车坏了,就是没有油了。山顶上天越来越黑,这些人就特别无望地推着车走。正好是一个下坡,车就滑下去了,这一滑,底下一大庄园。庄园主特别热情,把这一堆的人都迎到庄园里面,又给热水,又吃饭,救了这一车人。
林徽因与梁思成的爱情故事之所以动人,不仅在于他们共同的事业追求,更在于他们相互支持、共同克服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林徽因的诗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表达了她对梁思成深深的爱意。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爱情不仅是浪漫的誓言,更是长久的陪伴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