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研究:这种饮食模式让男性延寿6.3年
挪威研究:这种饮食模式让男性延寿6.3年
“民以食为天”,饮食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挪威卑尔根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通过调整饮食模式,男性在40岁时预期寿命可延长6.3年。这一发现发表在权威的《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为追求健康长寿提供了科学依据。
研究揭示:长寿饮食模式延长预期寿命
这项研究分析了中国、法国、德国、伊朗、挪威、英国和美国等7个国家的饮食数据,评估了从典型饮食模式转变为更健康饮食模式对预期寿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40岁时,从典型饮食模式转为长寿饮食模式,与中国男性和女性的预期寿命分别延长6.2-6.3年相关。在所有年龄段、所有国家,改变饮食均有助于延长寿命,但男性的预期寿命增益大于女性。
长寿饮食模式:15种食物的科学配比
研究分析了15种食物的摄入量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这些食物包括:全谷物、水果、蔬菜、坚果、豆类、鱼、蛋、牛奶/奶制品、精制谷物、红肉、加工肉类、白肉、含糖饮料、糖和油。研究发现,死亡率最高、最不健康的饮食是不吃或摄入少量的全谷物、蔬菜、水果、坚果、豆类、鱼、牛奶和乳制品以及白肉,并且大量摄入加工肉类、鸡蛋、精制谷物和含糖饮料。
长寿饮食模式的具体构成
长寿饮食模式包括:
- 适量的全谷物、水果、鱼、白肉
- 大量的牛奶和奶制品、蔬菜、坚果和豆类
- 较少的鸡蛋、红肉、含糖饮料
- 少量的精制谷物、加工肉类
研究还发现,多吃豆类、全谷物和坚果,少吃红肉、加工肉类和含糖饮料,对延长寿命的益处最大。例如,对于中国40岁女性而言,增加全谷物摄入量与寿命延长1.5岁相关,增加豆类与延长1.1年相关,限制红肉与延长0.8年相关。
饮食模式对比:科学依据与普适性
与地中海饮食等其他健康饮食模式相比,长寿饮食模式更注重全谷物、坚果和豆类的摄入,同时限制红肉和含糖饮料的摄入。这种饮食模式不仅适用于西方国家,也适合亚洲国家,具有较强的普适性。
实用建议:如何调整饮食模式
增加全谷物摄入:据《中国成年居民粗杂粮摄入情况2016》调查报告,超过80%的成年居民全谷物摄入不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天食用全谷物和杂豆类50克-150克,如小麦、燕麦、大麦等。可以在蒸米饭时加入糙米、小米、玉米碎、燕麦、薏米等全谷物。
增加坚果摄入:大多数坚果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钾、镁、锌、硒、B族维生素、维生素E、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周吃50~70克坚果,平均每天约10克。
减少加工肉类摄入:加工肉类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过量食用会提高人体的氧化应激水平,产生炎症反应。能少吃就少吃,能不吃就不吃。
少喝含糖饮料:高糖饮料摄入与45种疾病风险增加相关,包括肥胖、痛风、糖尿病等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冠心病、中风、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肝癌、胰腺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等等。能少喝就少喝。如果想喝,每周最好不超355毫升。
养成健康饮食习惯
吃得“花”一些:每天吃够12种食物,每周25种食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日常饮食中,不同食物的食用量应满足以下推荐标准:全谷物和杂豆类50克-150克;蔬菜300克-500克,深色蔬菜占一半;水果200克-350克,果汁不能代替水果;豆类及其制品30克-50克;坚果每周50克-70克;奶类及乳制品每天300克;鱼肉每周2次,或300克-500克;水每天1500毫升-1700毫升;畜禽肉每周300克-500克,优先食用禽肉;加工肉类尽量减少食用;盐每天摄入不超过5克;酒能不喝尽量不喝;添加糖和含糖饮料每天摄入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油脂每天烹调油建议量为25克-30克,少吃肥肉、油炸食品。
第一口吃什么很重要:2020年发表在《临床营养学》的一篇研究指出,蔬菜-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吃饭顺序,对于控制餐后血糖的效果非常好;如果无法接受单吃主食的做法,那么先吃蔬菜,然后再一口肉一口饭地吃,也可以。
吃饭速度也决定健康:2021年12月一项来自意大利的研究提示,吃饭的速度和代谢异常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在肥胖人群中吃饭速度快,会显著增加血脂代谢异常的发生风险。研究人员强调肥胖门诊应评估患者的吃饭速度,这可能是降低肥胖人群心脏代谢风险的一个简单方法。
结语:为长寿投资,从健康饮食开始
挪威卑尔根大学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科学依据,证明了健康饮食对延长寿命的重要作用。虽然我们无法改变基因,但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模式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健康寿命。从今天开始,采取实际行动来改善自己的饮食习惯吧!记住,健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生活态度。让我们一起努力,不仅活得更久,更要活得更健康、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