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跌破7.3关口,特朗普交易引发汇率波动
人民币跌破7.3关口,特朗普交易引发汇率波动
2025年1月9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7.1886,较前一交易日小幅上调1点。这一数据反映了近期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趋势。自特朗普当选以来,“特朗普交易”浪潮再次席卷市场,对人民币汇率产生重要影响。
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原因分析
“特朗普交易”是指市场对特朗普当选总统后可能推出的经济政策和政治行动的预期反应。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2016年特朗普首次当选时,当时市场对其放松管制、减税和增加基础设施支出的承诺做出了积极反应。
回顾历史,2016年特朗普当选后,“特朗普交易”引发了以下市场变化:
- 美股上涨:标普500指数在特朗普当选到新冠疫情前上涨了62%
- 美债收益率上升: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从1.85%升至3.25%
- 美元走强:美元指数大幅升值
- 工业金属价格飙升:基础设施支出预期推动价格上涨
2024年,美元指数上涨7%,创下2015年以来的最佳年度表现。进入2025年,美元指数延续强势,突破109关口,创下2022年11月以来新高。
高盛等华尔街投行普遍预测,2025年美元将维持强势。主要原因包括:
- 美国经济韧性:美国经济表现好于预期,劳动力市场保持强劲
- 资本流动“虹吸效应”:强美元环境下,国际资本持续流入美国
- 特朗普关税政策:可能进一步加剧全球贸易紧张局势,支撑美元
2025年开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度跌破7.3关口,创下2023年11月以来新低。短期来看,人民币面临一定贬值压力,主要原因包括:
- 美元强势:美联储降息节奏可能放缓,而欧洲央行可能更快降息
- 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高关税、高通胀、高利率政策预期
- 中美利差扩大:中国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对金融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出口竞争力到跨国公司财务状况,再到国际资本流动和货币政策,每一个环节都受到波及。
近期人民币贬值压力上升,资金面也有所趋紧。除了手工补息监管与金融脱媒的影响,还需要关注汇率对资金利率的影响。资金利率的下限可能是OMO7天利率,即1.8%附近。若央行暂不考虑降息,对应下限可能就是1.8%附近。
汇率对资金利率的内在影响机制是套利收益平衡。短期资金国内收益参考OMO7D利率在1.8%附近,海外市场收益参考联邦基金利率在5.3%附近。若资金利率中枢变化在10-20bp,对于稳汇率而言可能有一定辅助或间接意义。当然影响套利交易的更重要的因素是汇兑成本的变化。目前远期锁汇成本(年化)可能在4%及以上。
此外若企业顺周期,比如推迟结汇或无抛补买入外汇,可能影响M1和银行负债端。不管是贬值预期下的顺周期行为、结售汇行为,还是商业银行配合央行干预套利交易、抑制顺周期行为的相关举措,最后的结果都可能影响大行融出和资金利率。
需要强调的是,汇率波动和央行行为仅仅是资金面的影响因素之一,内外均衡仍然会对内为主,货币政策保留一定的独立性,仍然处在宽松周期内。但是总体政策多目标动态均衡的诉求下,宏观空间较为逼仄,资金利率有下限以及结合其他因素对应的时点性波动可能也难以避免。
机构在总体保持多头思维的同时,需要客观考虑这一背景,非银机构在具体策略运用上还是建议留有余地、适度考虑组合流动性。
应对策略和建议
面对可能的贬值压力,个人和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 个人投资者
- 配置美元资产:可关注美元理财产品、外币基金等以规避汇率风险。
- 分批换汇:关注汇率动态,选择合适的时机逐步完成美元资产配置,香港的美元储蓄分红保单是个不错的选择。
- 出口企业
- 锁定汇率风险:通过远期结汇、外汇期权等金融工具,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
- 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竞争力,应对外部需求疲软的挑战。
- 留学和移民家庭
- 尽早购汇:人民币贬值将提高未来换汇成本,尽早操作能有效节省费用。
- 定期关注汇率:灵活选择最佳换汇时间,降低资金损失
结语
在“特朗普交易”影响下,2025年人民币汇率将面临一定挑战。短期来看,美元强势和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可能带来贬值压力。然而,从中长期视角看,中国经济基本面稳健、外汇市场韧性增强等因素将为人民币汇率提供有力支撑。投资者和企业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灵活应对汇率波动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