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夫人故里茂名:岭南文化与白切鸡里的千年传承
冼夫人故里茂名:岭南文化与白切鸡里的千年传承
茂名,这座岭南古城,承载着千年的历史记忆,孕育出无数传奇故事。其中,最令人敬仰的莫过于巾帼英雄冼夫人,而最令人垂涎的则是那道传承百年的白切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茂名,探寻冼夫人文化园的历史底蕴,品味白切鸡的美食魅力。
冼夫人文化园:巾帼英雄的千年传奇
冼夫人,名冼英,是南北朝至隋初岭南俚族的女首领,被誉为“岭南圣母”。她一生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其“唯用一好心”的精神,千年来一直激励着岭南儿女。茂名作为冼夫人的故里,保留了众多与她相关的文化遗迹,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冼夫人文化园。
高州冼太庙:岭南第一庙
高州冼太庙位于茂名市高州市文明路,是冼庙系列建筑中的典型代表。始建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历经多次重修,现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庙宇建筑群占地3000多平方米,红墙绿瓦、斗栱飞檐,极具岭南建筑特色。中路建筑由前门、中殿、正殿及冯公庙组成,东西两路分别是潘仙祠和昭忠祠(现为冼夫人纪念馆)。
庙内保存有大量的碑刻、对联、牌匾,其中“三绝”尤为珍贵:百鸟朝凤红木大屏风、可站可坐的冼夫人雕像、以及清代陈兰彬所撰的236字长联,被誉为“广东庙宇第一长联”。
高凉古城遗址:岭南古城的沧桑见证
高凉古城遗址位于高州市长坡镇,是南朝梁大通二年(528年)所置电白郡、隋代所置电白县的治所。古城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内外城呈“回”字形格局,两重城墙,两重护城河。外城周长约1800米,内城周长1100米,城墙用黄泥夯筑,外镶青砖加固。城内保存有隋代的冼太庙、冯公祠和古莲花井等遗迹,出土了大量珍贵的炭化稻米——“陈仓米”,以及古窑址和古墓葬。
长坡冼太庙:岭南古建筑的瑰宝
长坡冼太庙位于高州市长坡镇旧城村,相传始建于隋朝,现存建筑为明嘉靖年间重建,清代重修。庙宇主体建筑分为三进,面阔18.8米,进深36.35米,抬梁与穿斗式混合结构,是典型的南方古建筑。庙内保留有明代风格的灰塑脊饰双龙戏珠、清代同治皇帝御赐的“慈佑”金匾、独木鼓、古青铜大钟等珍贵文物。其中,“双龙戏珠”图是我国建造历史最早、保存最完好的仅存二个之一,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冼太夫人故里文化旅游区: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
冼太夫人故里文化旅游区坐落于茂名滨海新区电城镇山兜村,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首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景区规划总面积2000亩,整合了冼太夫人文化和百越文化元素,是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景区内有丁村冼太夫人故居遗址、隋谯国夫人冼氏墓、娘娘庙等历史文物,其中冼府、冼墓、冼庙“三冼”并存的文物文化资源在全国绝无仅有。
茂名白切鸡:岭南美食的百年传承
茂名白切鸡,是岭南美食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皮爽肉滑、鲜美可口而闻名。这道看似简单的菜肴,却凝聚了茂名人民数百年的烹饪智慧。
历史渊源
白切鸡源于清代,最初是岭南民间的家常菜。相传,冼夫人在世时,白切鸡就是岭南俚族招待贵宾的佳肴。经过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茂名白切鸡已成为岭南美食的代表,深受食客喜爱。
制作工艺
茂名白切鸡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选用当地优质土鸡,宰杀后用热水烫皮,使鸡皮紧绷有弹性。然后将整鸡放入微沸的水中浸煮,控制火候是关键,既要保证鸡肉熟透,又要保持其鲜嫩口感。煮好后迅速捞起,放入冰水中冷却,使鸡皮更加爽脆。最后斩件装盘,配以特制的蘸料,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白切鸡就完成了。
美食体验
品尝茂名白切鸡,是一种独特的美食体验。鸡肉鲜嫩多汁,鸡皮爽脆弹牙,蘸料的香气与鸡肉的鲜美完美融合,令人回味无穷。在茂名,无论是高档酒楼还是街头小馆,白切鸡都是必备的招牌菜。
美食推荐
- 老街鸡饭店:位于茂名市区,是一家百年老店,以白切鸡闻名。鸡肉鲜嫩,蘸料香浓,是品尝茂名白切鸡的必去之地。
- 阿明鸡饭店:位于电白区,是当地人口中的“鸡王”。他家的白切鸡皮脆肉滑,鲜美无比,每天吸引着大量食客前来品尝。
- 金鸡饭店:位于高州市,是一家有着数十年历史的老字号。他家的白切鸡选用优质土鸡,肉质鲜嫩,口感极佳。
茂名,这座岭南古城,因冼夫人的传奇而熠熠生辉,因白切鸡的美味而声名远扬。在这里,历史与美食交织,文化与味蕾共鸣,共同塑造出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无论是探寻千年古迹,还是品味百年美食,茂名都能给你带来难忘的体验。不妨亲自来一趟茂名之旅,感受这座城市的深厚底蕴和独特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