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镜检查前为什么要验血?这些项目一个都不能少!
胃肠镜检查前为什么要验血?这些项目一个都不能少!
“医生,为什么做胃肠镜还要抽血?是不是多此一举?”这是很多患者在接到胃肠镜检查通知时的常见疑问。其实,胃肠镜检查前的验血环节非常重要,它不仅能帮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还能确保检查过程的安全性。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解答这个疑问。
为什么需要验血?
胃肠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操作,为了确保检查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医生需要通过验血来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主要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术前四项(也叫术前感染筛查)和凝血四项。
血常规:通过检测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指标,医生可以判断患者是否有炎症、贫血或血小板减少等情况。这些信息对于指导内镜医生在检查时注意重点区域非常重要。此外,血小板计数还能反映患者的凝血功能,有助于预防活检或治疗时的出血风险。
术前四项(术前感染筛查):主要包括乙肝、梅毒、丙肝和艾滋病毒的检测。这些检查非常重要,因为胃肠镜使用的设备是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需要经过严格的消毒程序。通过筛查,可以有效预防医源性感染,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值得注意的是,术前感染筛查的结果在3个月内有效,如果患者在此期间已经做过相关检查,可以不必重复检测。
凝血四项:这项检查主要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是否正常。胃肠镜检查过程中,有时需要取活检或切除小息肉,如果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可能会导致出血不止,甚至引发大出血。特别是对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华法林等抗凝药物的患者,凝血功能检查尤为重要。通过这项检查,医生可以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凝血功能检查特别重要
凝血功能检查是胃肠镜前验血中的一项关键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医生可能会根据需要进行活组织检查(活检)或切除小的息肉。如果患者的凝血功能不佳,这些操作可能导致出血,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通过凝血四项检查,医生可以提前了解患者的凝血状态,必要时调整检查方案或采取预防措施。
对于正在服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华法林、氯吡格雷等)的患者,凝血功能检查尤为重要。这些药物会增加出血风险,因此在检查前通常需要停药一段时间。具体停药时间应咨询专科医生,以确保安全。
其他注意事项
除了验血,患者在进行胃肠镜检查前还需要做好以下准备:
饮食准备:检查前需要禁食8小时以上,保持空腹状态。对于肠镜检查,还需要进行肠道准备,包括服用清肠药物,确保肠道清洁。
药物使用:高血压患者检查当天需要按时服用降压药。糖尿病患者则需要在检查当天暂停使用降糖药,避免发生低血糖。
特殊人群:对于有心脏支架、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房颤、脑梗以及深静脉血栓等血液高凝状态的患者,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决定是否停用抗凝药物。
其他准备:检查当天需要携带相关检查结果(如化验单、CT片、心电图等),并穿着宽松的衣服。女性患者需要避开月经期。
通过全面的检查和充分的准备,医生可以确保胃肠镜检查的安全性和准确性。虽然这些准备工作看似繁琐,但它们都是为了患者的安全和检查效果着想。因此,当医生建议进行这些检查时,请积极配合,不要觉得是“多此一举”。只有做好充分准备,才能让胃肠镜检查发挥最大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