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街”少年背后的家长责任:安全教育不容忽视
“炸街”少年背后的家长责任:安全教育不容忽视
近日,江西赣州警方通过不同渠道收集到了多条飙车炸街相关线索,并根据群众提供的举报视频,查获了三名参与飙车炸街的未成年人。这三名未成年人在网上购买了改装后的电动摩托车,多次在赣州开发区不同路段、时段超速驾驶,而且还存在闯红灯、翘头、极限制动磨胎、压弯等危险违法行为。
这一幕幕惊险画面不禁让人捏一把汗:这些未成年人到底在想什么?他们的家长去哪儿了?
“炸街”行为,即驾驶非法改装车辆在道路上高速行驶并制造巨大噪音,近年来在未成年人中时有发生。这种现象不仅严重扰民,还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和法律问题。
“炸街”行为的危害
“炸街”行为的危害不容小觑。一方面,它严重威胁道路交通安全。未成年人尚未达到法定驾驶年龄,缺乏必要的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加之非法改装车辆性能不稳定,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另一方面,巨大的噪音污染严重影响居民生活,甚至可能对听力造成损害。此外,这种行为还可能对参与者产生不良心理影响,如追求刺激、无视规则等。
家长的责任何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未成年人驾驶机动车属于无证驾驶,将被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可并处15日以下拘留。对于14至16周岁的未成年人,首次违法免于拘留;而对于16至18周岁的未成年人,除非是首次违法,否则可处拘留。值得注意的是,未成年人的家长或监护人也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家庭教育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驾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家长应当加强对孩子的监管,教育他们遵守交通规则,明确告知无证驾驶和非法改装车辆的危害。同时,家长还应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避免因追求刺激或模仿网络视频而走上违法的道路。
如何预防未成年人参与“炸街”?
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开展交通安全教育,让未成年人充分了解无证驾驶和非法改装车辆的严重后果。
关注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及时发现并疏导孩子内心的冲动和不安,避免他们通过危险行为寻求刺激。
树立榜样:家长应以身作则,遵守交通规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认知。
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引导孩子参与有益身心的活动,远离危险行为。
未成年人“炸街”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折射出教育和社会管理的挑战。只有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遏制这一现象,保障公共安全和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