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秋季胃病高发,专家详解饮食调理与中医方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秋季胃病高发,专家详解饮食调理与中医方案

引用
大河网
9
来源
1.
https://5g.dahe.cn/hnwj/202409271823493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851777
3.
https://www.ygrhhospital.com/content/details54_29422.html
4.
https://www.pitimail.com/sctcm/sctcm/jkys/2024/8/29/66825d953b6248979e2f2a2a67db5e2b.shtml
5.
https://health.tvbs.com.tw/tcm/350291
6.
https://ma-kuang.1655.com.tw/health_list.php?cat=80&id=2811
7.
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485293.html
8.
https://www.hoheday.com/blogs/healthcare/168923
9.
http://www.bsszyy.com/html/jkzs/zyys/1182.html

随着秋天的到来,气温逐渐转凉,慢性胃炎患者更应注意饮食调理。据统计,中老年人群中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病率介于20%至40%之间,而慢性胃炎的患病率更是高达30%至50%的惊人水平。面对这一季节性的挑战,如何妥善呵护“脆弱”的胃,成了中老年人及其家人共同关心的议题。

01

为什么秋季是胃病高发季?

中医理论认为,秋季五行属金,与人体肺脏相应,而肺与大肠在生理上互为表里。秋季的干燥气候易损伤肺津,进而波及大肠的运化功能,引发消化不良、便秘等症。《素问·藏气法时论》亦指出,秋季与肺相应,干燥的气候易伤肺阴,从而影响与肺紧密相关的大肠及胃的功能。

现代医学研究同样聚焦于秋季胃部不适的成因。一项涵盖全球20个国家、涉及50余万名患者的综合分析显示,在北半球国家,胃溃疡的发病率于9月至11月间达到高峰,较全年平均水平高出约20%。这一季节性变化在中老年人群中表现得尤为突出,65岁以上人群的秋季发病率较年轻人群高出近30%。

研究者推测,秋季气温的急剧下降可能导致胃肠道血管收缩,减少胃黏膜的血液供应,从而降低其抵御胃酸侵蚀的能力。此外,秋季昼夜温差大,可能打乱人体的昼夜节律,影响胃酸的正常分泌。同时,秋季饮食习惯的改变,如偏好辛辣、油腻食物,也可能对胃部造成刺激。

02

秋季养胃饮食指南

饮食原则

  1. 保持规律饮食: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以减轻胃肠道的负担。
  2. 细嚼慢咽:进食时应充分咀嚼食物,有助于减轻胃肠道的消化压力,促进食物的吸收。
  3. 控制食物温度:饮食应避免过冷或过热,以免刺激胃黏膜,保护消化系统健康。
  4. 选择易消化的食物:推荐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馒头、软米饭等。糖尿病患者在摄入精致碳水化合物时需加以注意。
  5. 增加蔬果摄入:适当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有助于维持胃肠道蠕动和功能。
  6. 摄入优质蛋白质:建议适量摄入鱼、虾、瘦肉、鸡蛋、豆制品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和修复组织。
  7. 减少刺激性食物:尽量减少辛辣、油腻食物的摄入,以避免过度刺激胃酸分泌,加重胃肠负担。
  8. 限制酒精摄入:应避免过量饮酒,以防酒精对胃黏膜的刺激,导致胃部不适甚至加重疾病。
  9. 保持充足水分:建议多饮用温开水,确保每日水分摄入充足,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和食物的消化吸收。

推荐食材

  • 润燥安神:百合、银耳、梨、甘蔗、木耳、芝麻、糯米、蜂蜜、花生等,这些食物具有滋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
  • 补肺养血:莲藕、杏仁等。莲藕性温,有收缩血管的功能,多吃可以补肺养血;杏仁则具有独特的止咳、润肺、平喘作用。
  • 健脾和胃:立秋后,适当吃羊肉等温补食物可以起到益气健脾的作用,但不可过量食用,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对于中老年脾胃较弱的人,立秋后早餐可以选择喝粥,如山楂小米粥,有助于消化和吸收。

注意事项

  1. 避免生冷寒凉食物:立秋后,应避免过多食用生冷寒凉的食物,以免损伤脾胃和引发其他疾病。
  2. 少辛辣:辛辣食物容易上火,立秋后应适量减少食用辣椒、花椒等辛辣食物。
  3. 少过补:虽然秋季是进补的好时节,但应避免过度进补导致体内湿气积聚和引发其他疾病。
  4. 饮食卫生:尽量选择新鲜、卫生的食材,避免食用过期或变质的食品。同时,要注意适量搭配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03

秋季特色养胃方案

推荐鸭肉

夏末秋初,最适合使用的补法就是——清补!而清补的最佳饮食就是——鸭肉。鸭肉属水禽,具有滋阴的功效,有助于降秋燥,被《神农本草经》载为上品,也就是对人体有益的补药。

  • 鸭肉滋阴:鸭肉具有滋阴的功效,有助于降秋燥。
  • 鸭肉健脾:鸭肉能补中益气,平胃消食,而脾胃是后天之本,食用鸭肉,对强身健体有一定帮助。
  • 鸭肉清虚热:元代吴瑞所著《日用本草》中记载:“鸭滋五脏之内,清虚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

鸭肉对血管很友好
鸭肉蛋白质含量较高,脂肪含量低,营养易吸收。而且,鸭肉的胆固醇含量较低,脂肪酸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有益于心血管健康。再加上鸭肉中富含的烟酸,有利于胰岛素恢复功能。

鸭肉吃法有讲究

  • 搭配生姜——暖胃
    生姜的辛温之性可以中和鸭肉的寒凉。患有慢性胃炎的人群或者是患有肠易激综合征的人群,吃完鸭肉后可能会腹胀、腹痛、腹泻,推荐可以和生姜一起烹饪。

  • 搭配玉竹——养肺
    玉竹和北沙参是经常一起使用的药材,可增强养阴效果。二者搭配补阴虚、清虚热的鸭肉,适合阴虚肺燥或肺热所致的干咳、口渴、咯血、心烦、低热等,肺炎、肺结核患者尤宜食用。可取玉竹、北沙参各10克,与鸭肉共同炖煮。但风寒咳嗽及痰湿气滞者不宜多吃。

  • 搭配枸杞——养肝肾
    鸭肉可以滋五脏之阴,枸杞滋补肝肾,一起煲汤可以更好地滋补肝肾。

  • 搭配莲藕、百合——养心神
    藕能开胃清热,百合能润秋燥、清心静神。二者与鸭肉搭配制作成百合鸭,既营养美味,还能降秋燥,有利于消肿、降火、消除毒热。

  • 搭配紫苏子——润肠道
    紫苏子味辛、性温,归肺、大肠经,有降气、消痰、平喘、润肠之功。紫苏子和老鸭一并炖食,不仅汤味鲜美,极富营养,还可清肺止咳、滋润肠胃。

小贴士:
1.脾胃虚寒的人不适合多吃鸭肉,否则可能会让脾胃更差。
2.用鸭肉煲汤时,不建议搭配薏米等偏寒性的食材。

04

中医调理方法

中医师王文彥表示,秋季是慢性胃炎、消化道潰瘍、急性腸胃炎等消化系統疾病的高發期。想徹底改善腸胃問題,除了按時服藥調整消化機能外,調整飲食作息也很重要,缺一不可。

王文彥提到,平時可多按摩位於膝蓋前下方四指寬、脛骨外側一拇指寬的「足三里穴」,還有位於內踝尖上方四指寬處的「三陰交穴」來改善消化系統機能,既能促進消化吸收、也能調節胃腸道蠕動。平時除了按摩2個穴位外,還可搭配夏三伏、冬三九的敷貼療程會更加事半功倍,若突然出現腸胃道症狀,但一時之間又不方便就醫時,可先按壓手腕橫紋上方三指寬,兩條肌腱之間凹陷處的「內關穴」作為應急緩解的方式,待條件容許時再儘快尋求醫師協助。

王文彥提醒,想徹底改善秋季消化問題,在飲食方面,就要減少攝取生冷寒涼與FODMAP(易發酵性醣類)食物,如冷飲、冰品、瓜果、麵粉製食品、乳製品,三餐最好以清淡、原型未加工食材為主。若是受慢性腸胃不適問題所苦的患者,可增加攝取白木耳、百合、山藥等食材,來保護消化道黏膜。

通过科学的饮食安排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慢性胃炎患者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如有需要,请咨询医生或营养师以获得个性化建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