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马庄村:一个年产值1.8亿的宠物狗养殖村
养马庄村:一个年产值1.8亿的宠物狗养殖村
养马庄村,一个位于山东临沂沂河新区朝阳街道的小村庄,近年来凭借宠物狗养殖产业的蓬勃发展,成功实现了年产值超过1.8亿元的惊人成就。这个曾经以毛皮动物养殖为主的村庄,是如何在短短几年内完成华丽转身,成为宠物狗养殖领域的佼佼者?让我们一起走进养马庄村,探寻其背后的养殖秘诀。
从毛皮养殖到宠物狗养殖:一次成功的产业转型
养马庄村的养殖历史可以追溯到1972年,当时村里几位农户从外地引进了2只种貂,试养成功后,逐渐在全村推广。鼎盛时期,全街道16个村有2100多人都在从事养殖业。然而,随着动物皮毛订单的减少,村民们开始寻找新的出路。
“大家开会一合计,有的赚,那就干!”养殖户胡德银的一句话道出了养马庄村转型的决心。2017年,村民们开始从毛皮动物养殖转向宠物狗养殖。凭借40多年积累的养殖经验,他们很快掌握了宠物狗的养殖技术。如今,养马庄村占地1000亩的养殖园区里,400余位养殖户共开了120家养殖场,去年一共卖出去30多万只狗。
引进优质种犬:提升养殖质量的关键
在养马庄村,有一只名叫“小男孩”的卡宾犬,身价高达48万元,它的“出场费”就要1万元。这只明星种犬不仅为养马庄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推动了整个村庄的养殖技术升级。
“2021年起,村里的养殖户陆续联系我,希望我能把优质的种狗带到村里借配。”种犬借配商人胡红科回忆道。他最初带着30条各类优质种犬来到临沂,如今已经增加到200余只。在胡红科看来,养马庄村的成功并非偶然:“这里以前是做毛皮动物养殖的,比起以往复杂精细的饲养程序,狗的养殖难度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小儿科’。”
创新营销模式:从线下到线上的突破
在全网拥有超40万粉丝的李言涛,是养马庄村宠物狗销售的新生力量。今年10月15日,他把工作室搬进了养马庄村。“在老家费县的时候,因为没有那么多品类的犬种,店铺的销量一直上不去。”李言涛说,“在得知临沂还有大规模宠物犬养殖园区后,我当天便驱车赶来,看完养马庄村的养殖规模,我兴奋得整宿没睡好,感觉有海一样的商机在向我招手。”
李言涛的直播间里,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客户下单购买宠物狗。这种“前店后厂”的模式,不仅提高了销售效率,也让养殖户获得了更高的利润。据统计,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宠物市场销售总额达到1070亿元,同比增长4.9%。养马庄村正是抓住了这一市场机遇,通过创新营销模式实现了快速发展。
政策支持与未来规划:持续发展的保障
为了进一步推动宠物狗养殖产业的发展,养马庄村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临沂市畜牧发展促进中心专家为村子的困局支招:成立行业协会,保持合作竞争;品种结构优化,打造品牌效应;开拓销售渠道,打造销售集散中心。
目前,养马庄村正在规划建立一个30亩的宠物交易市场,并计划成立宠物行业协会。村党支部书记孙青信心满满:“明年年初我们村里的协会即将成立,由养殖大户带领,交流养殖售卖经验、划分售价范围、共享市场资源。”
养马庄村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农村地区发展宠物狗养殖提供了宝贵借鉴。通过引进优质种犬、改进养殖技术和创新营销模式,养马庄村不仅实现了自身的转型升级,也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