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使用糖皮质激素当心血糖升高,医生提醒:这些细节要注意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27:1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使用糖皮质激素当心血糖升高,医生提醒:这些细节要注意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甲泼尼松、倍他米松、泼尼松龙、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是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而有效的抗炎和免疫抑制剂。它们具有抗炎、抗毒、抗过敏、抗休克、非特异性抑制免疫及退热作用等多种作用,可以防止和阻止免疫性炎症反应和病理性免疫反应的发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哮喘发作、过敏性休克、严重感染、风湿病等疾病最重要的治疗药物。

然而,这些药物也可能导致血糖升高,甚至引发类固醇性糖尿病。糖皮质激素通过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影响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等方式,使得血糖水平上升。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医生和患者都需要密切关注血糖变化,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以控制血糖。

01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种类和用途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主要成分是皮质醇,是机体应激反应最重要的调节激素。临床常见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有泼尼松、甲泼尼松、倍他米松、泼尼松龙、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具有抗炎、抗毒、抗过敏、抗休克、非特异性抑制免疫及退热作用等多种作用,可以防止和阻止免疫性炎症反应和病理性免疫反应的发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哮喘发作、过敏性休克、严重感染、风湿病等疾病最重要的治疗药物。

02

糖皮质激素导致血糖升高的机制

糖皮质激素导致血糖升高的机制十分复杂,概括起来与升糖激素、细胞因子的大量释放及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1. 糖皮质激素:创伤后机体糖皮质激素水平明显升高。主要通过以下机制引起糖代谢异常:
  • 抑制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
  • 拮抗胰岛素对肝脏葡萄糖产生及输出的下调作用,促进肝脏糖异生;
  • 通过抑制骨骼肌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转运体(GLUT-4)移位而抑制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摄取及处理;
  • 促进脂肪分解,增加游离脂肪酸,在线粒体竞争性抑制丙酮酸氧化。
  1. 胰岛素:胰腺在创伤早期由于受缺血、缺氧及高CA血症的影响,胰岛素分泌受到抑制。应激性血糖升高和胰高血糖素升高的正反馈刺激,胰岛素分泌逐渐恢复甚至高于正常,此时胰岛素水平虽高,但组织对其反应性和敏感性降低,出现胰岛素抵抗。

  2. 胰高血糖素:创伤后血中氨基酸升高与交感神经兴奋可通过β受体兴奋,促进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3. 生长激素(GH):创伤修复刺激机体内GH的分泌和释放。GH的升高使得机体的能量来源由糖代谢向脂肪代谢转移,促进组织修复。GH可激活脂肪酶,促进脂肪分解、增强脂肪酸的氧化而提供能量。

  4. 瘦素:瘦素可能与糖皮质激素之间通过相互拮抗等,间接影响血糖变化。

  5. 细胞因子:创伤后机体内细胞因子(IL-1、IL-6、TNF-α等)水平升高,对应激性高血糖的产生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细胞因子导致高血糖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探讨:其一,细胞因子直接引起IRS-1及其下游信号分子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胰岛素抵抗;其二,细胞因子引起一些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胰岛素受体信号的传导。研究发现,TNF-α能使人类的脂肪细胞、成纤维细胞、肝肿瘤细胞以及骨髓3-D细胞发生胰岛素抵抗。此外,TNF-α能抑制胰岛素介导的胰岛素受体的自身磷酸化,通过抑制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的磷酸化,从而抑制胰岛素受体的自激酶和外激酶。TNF-α引起IRS-1磷酸化的具体机制还不明确,蛋白激酶C(PKC)也许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在正常血糖的高胰岛素血症条件下给大鼠输注TNF-α能增加葡萄糖的产生,导致肝脏和外周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IL-6的主要作用是抑制IRS-1的酪氨酸磷酸化,减弱生理浓度胰岛素引起的PI3K的p85亚基IRS-1的连接。此外IL-6还能抑制胰岛素介导的下游代谢反应。

  6.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应激性高血糖的重要机制之一。在应激状态下,多种因素如炎症介质、细胞因子等可导致胰岛素信号传导受阻,使胰岛素的作用效果降低,从而引发血糖升高。

03

使用糖皮质激素时的血糖监测和管理

血糖监测对于糖尿病患者及时了解血糖水平,指导医生调整用药具有重要意义。关于血糖监测,有10个小细节要注意。

  1. 按需校准血糖仪:新买的血糖仪、每次启用新的试纸条及血糖仪更换电池后,都应用随血糖仪所带的质控液进行仪器校正,当怀疑血糖仪不准确时,应随时进行仪器校准。

  2. 核对试纸条码及有效期:测试前应该检查血糖仪的状态是否良好,试纸条的有效期及条码是否符合,保存状态是否良好,校准液是否在有效期内,并将血糖仪、血糖试纸、采血器等存放在干燥清洁处。

  3. 采血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采血前,可用肥皂和温水将手(尤其是采血部位如指腹侧面)洗干净,并用干净的餐巾纸或棉球擦干。注意不能用含碘消毒剂进行消毒。血糖仪的测试原理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下发生酶促反应,产生电信号或颜色反应,通过测定产生的电信号或颜色变化来反映血糖浓度。而碘会与试纸中的葡萄糖氧化酶发生反应,产生电流,而且碘本身有颜色,无论是电化学法还是光化学法的血糖仪,碘均能干扰血糖的测定。

  4. 采血方法要正确:采血部位一般采用中指或无名指指尖两侧,采血前可以将手臂下垂,待指尖充血后再采血,切勿挤压手指来获得血样,否则组织间液进入会稀释血样而干扰血糖测试结果。采血后应尽快足量地将血液滴加在试纸上防止血液蒸发或血量不足对结果造成影响。

  5. 记录血糖测试结果:除了记录血糖测试结果之外,同时要详细记录饮食、运动等多方面的信息,以便更好地用以评价血糖控制趋势及药物、饮食和运动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

  6. 监测频率要因人而异:关于监测频率,应根据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案以及血糖控制情况给予患者建议。糖尿病患者要明确自己目前的治疗方案,是注射胰岛素还是口服药物治疗。如果是注射胰岛素,一天打几针,打什么剂型也要心中有数。对于接受基础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比如睡前一次甘精胰岛素注射治疗),可每周监测3天空腹血糖,每24周复诊1次,复诊前1天加测包括三餐后2小时及睡前共5个时间点的血糖谱。对于接受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可每周监测3天的空腹血糖和晚餐前血糖,其他同前。对于非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一般可每12周抽查3天的血糖,比如周一监测早餐前后血糖,周三监测午餐前后血糖,周六监测晚餐前后血糖,以了解饮食和相关治疗措施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7. 常查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白蛋白:除了自我血糖监测以外,糖尿病患者应坚持至门诊随访,每3个月检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是长期血糖控制最重要的评估指标,也是临床决定是否要调整治疗的重要依据。除了糖化血红蛋白外,也可以检测糖化白蛋白,可以反映采血检测前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其在了解相对短时间的血糖水平,如评价降糖方案是否合适、识别应激性高血糖、针对特殊人群(孕妇及肾功能衰竭)的血糖评估时具备显著优势。

  8. 测定血糖要守时:空腹指至少8小时不进食,但空腹时间也不宜过长,12~14小时为宜。需要说明的是,空腹抽血的空腹不是不能吃任何食物的意思,可以饮水,如果有高血压等疾病,服用降压药也是完全可以的,不影响血糖的测定。如果空腹时间超过14小时,往往会因过度饥饿,致使身体的生理和代谢活动发生改变,从而影响血糖测定的准确性。在长期不进食的时候,肝脏为了防止低血糖的发生,会把储备在肝脏的糖分释放到血液中,使血液中的糖水平有一定程度的升高,所以这时的血糖水平不是真正的空腹血糖。因此,测空腹血糖最好是早晨测,不要饿肚子时间太长。如果测定餐后2小时血糖,应以进食第一口饭开始看表计时,2小时后抽血。很多患者往往认为是吃完饭以后开始看表计时,餐后血糖会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所以如果时间计算错误,也不会获得真正的餐后血糖结果。

04

临床建议和注意事项

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时,需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特别是对于有糖尿病史或糖耐量减低的患者。以下是一些临床建议和注意事项:

  1. 定期监测血糖: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期间,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特别是在治疗初期和剂量调整时。对于高风险患者,可能需要更频繁的监测。

  2. 调整降糖治疗方案:如果患者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期间出现血糖升高,可能需要调整降糖药物的种类或剂量。这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3. 注意饮食和运动: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期间,应避免高糖、高脂肪的饮食。

  4. 预防和管理并发症:高血糖可能增加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应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治疗感染,并定期检查足部和皮肤状况。

  5. 合理用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品种选择、剂量、疗程、用法以及停药都要严格遵循医嘱,不要随意滥用激素。长期用药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需要多晒太阳,适当补钙,防止骨质疏松。长期口服患者切记按医嘱用量,按时服药,不可随意增减剂量而引起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功能不全。人体皮质醇分泌量在早晨6点-9点达到高峰,午夜最低,在早晨口服糖皮质激素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尽管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存在诸多注意事项和禁忌,但是它仍然是临床治疗很多疾病时不可或缺的“武器”。医生在使用激素时会权衡利弊,做出最适宜的选择,合理用药也能帮助患者最大程度上减少对身体的影响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治疗多种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导致的血糖升高不容忽视。通过了解其作用机制和监测管理方法,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这一副作用,确保患者安全用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