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经远归来”:大连博物馆里的甲午记忆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46:4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经远归来”:大连博物馆里的甲午记忆

2014年,在大连庄河海域,一艘沉睡百年的战舰残骸被考古工作者确认为甲午海战中沉没的“经远舰”。这一发现,不仅揭开了尘封的历史,也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2024年12月13日,大连博物馆与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联合举办的“经远归来”展览正式开幕,为观众呈现了这段悲壮的历史。

“经远舰”是一艘由德国建造的巡洋舰,1887年加入北洋舰队,成为主力舰之一。在1894年爆发的甲午黄海海战中,“经远舰”在管带林永升的指挥下,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最终,全舰官兵壮烈殉国,舰体沉入海底。此次展览,正是以“经远舰”为切入点,展现了甲午战争中中国海军的英勇与悲壮。

展览分为“大治水师”“铁甲快船”“铁血骁骑”和“永志不忘”四个单元,通过110余件(套)文物及文献史料,149幅图片,26个表格,以及大型经远舰船模,全面展示了“经远舰”的历史与故事。

在“大治水师”单元,观众可以了解到清政府筹建北洋海军的历史背景。1875年,清政府开始筹建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经过数年努力,北洋海军初具规模。然而,这支寄托着国人希望的舰队,在甲午战争中遭受重创,成为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的痛楚。

“铁甲快船”单元则详细介绍了“经远舰”的建造与装备。作为一艘德国制造的巡洋舰,“经远舰”在当时属于较为先进的战舰。然而,面对日本海军的强势进攻,清军的装备优势未能转化为胜利。

“铁血骁骑”单元展示了“经远舰”官兵的英勇事迹。林永升管带率领全舰官兵,面对强敌毫不退缩,最终壮烈殉国。这一单元展出的舰炮、子弹、官兵个人物品等,无不诉说着那段悲壮的历史。

“永志不忘”单元则通过历史文献和图片,展现了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甲午战败后,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赔偿巨额赔款。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东亚格局,也深深影响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展览开幕当天,大连博物馆与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正式缔结为“友好姊妹馆”,并举行了签约仪式。这一合作将促进双方在学术研究、展览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为观众带来更多优质的文化体验。

甲午战争已经过去130年,但“经远舰”及其将士们的事迹,永远值得后人铭记。此次展览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启示。它提醒我们,要铭记历史教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经远”归来,归来的不仅仅是一艘甲午沉舰,更是誓死抵御外侮的勇气、自强不息的精神、催人发奋图强的号角。让我们走进大连博物馆,一起感受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汲取前行的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