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羲的经世致用思想:从明清到现代的智慧传承
黄宗羲的经世致用思想:从明清到现代的智慧传承
“儒者之学,经纬天地。”这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名言,也是他经世致用思想的精髓所在。黄宗羲,这位被誉为“浙东学派鼻祖”的思想巨擘,其经世致用理念不仅在明清之际产生了深远影响,更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黄宗羲的经世致用思想,核心在于反对空谈心性,倡导学问应有益于国事。他提出“通经致用”,将财赋、捍边、作文、政事等均列为经世实学,强调教育要体现和融入改造世界和观照社会的实学知识。在他看来,一切涉及国计民生的“实用之学”都可称之为“绝学”。梁启超曾高度评价黄宗羲等思想家,认为他们为儒家找回了观照现实的主心骨。
在现代教育改革中,黄宗羲的经世致用思想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当前,我国正大力推动教育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黄宗羲倡导的“致良知即是行良知”的力行之实学,与现代教育理念不谋而合。他主张教育要贴近实用,培养学生的经世能力,这与当前教育改革中强调的“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等理念高度契合。
在科技创新领域,黄宗羲的科学思想同样闪耀着现代价值。他系统研治天算和西洋历法,与西方传教士展开学术交流,展现出开放的胸襟和对实用知识的重视。这种汇通中西、追求实学的精神,与当今中国推动科技创新、建设科技强国的目标高度一致。正如法国汉学家谢和耐所言,黄宗羲等人在制历、造炮、领军、戍边等事务上有所建树,真正将学问应用于实践。
黄宗羲的经世致用思想还体现在社会治理方面。他主张“儒者之学,经纬天地”,强调学问应服务于社会现实。在当代中国,这一理念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高度契合。黄宗羲的民本思想、社会治理理念,对现代政府治理和社会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黄宗羲的经世致用思想不仅在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1953年,美国学者狄百瑞翻译出版《明夷待访录》,此后,英语世界对黄宗羲的关注度持续增长。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的学者也从多维视角研究黄宗羲思想的现代转化。黄宗羲的经世致用理念,跨越时空的界限,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黄宗羲的经世致用思想,以其独特的现实关怀和实践导向,在现代社会依然熠熠生辉。它不仅为当代教育改革、科技创新、社会治理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更为我们应对全球化挑战、推动文化自信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撑。正如德国哲学家沃尔夫所言,黄宗羲的思想中蕴含着“从人心深处抽出指导行为的智慧原则”,这正是我们今天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