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冬至“金光穿洞”:颐和园十七孔桥的自然奇观与设计智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冬至“金光穿洞”:颐和园十七孔桥的自然奇观与设计智慧

引用
搜狐
10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37474182_122001006
2.
http://my-h5news.app.xinhuanet.com/h5/article.html?articleId=756892671118f478e3fed63dc059fe9e
3.
https://news.ifeng.com/c/8fJPmnv5crS
4.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715603
5.
https://data.cma.cn/site/article/id/42491.html
6.
https://www.peopletrip.cn/jq/81957.jhtml
7.
https://xinwen.bjd.com.cn/content/s6767f2a3e4b06b0a56248d95.html
8.
https://m.baike.com/wikiid/7207651980867993633
9.
https://kmrb-paper.kbit.kmzscc.com/art-56900.html
10.
http://m.cnhubei.com/dhgd/p/18778937.html

每年冬至前后,北京颐和园的十七孔桥都会上演一场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奇观——“金光穿洞”。当夕阳的余晖洒满昆明湖面,金色的光芒仿佛被施了魔法,精准地穿过十七个桥洞,将桥身映照得如同一串璀璨的明珠。这一幕,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中国古代园林设计与自然规律完美结合的典范。

01

科学揭秘:夕阳与桥洞的完美邂逅

“金光穿洞”并非偶然,而是自然规律与人工设计的巧妙融合。颐和园十七孔桥全长150米,宽8米,由17个拱形桥洞组成,每个桥洞高达7米。每年冬至前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北半球的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此时,傍晚时分的阳光几乎与湖面平行,恰好能够穿透桥洞,形成“金光穿洞”的奇观。

这一现象的出现,还与天气条件密切相关。最佳观赏天气是晴朗少云,伴有3级左右的小北风。这样的天气下,大气通透性好,阳光强度适中,能够呈现出最完美的视觉效果。此外,湖面的冰层和少量云彩也能增加景观的层次感,使画面更加丰富。

02

历史渊源:皇家园林的巧夺天工

十七孔桥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是清漪园时期的重要建筑之一。桥身西连南湖岛,东接廓如亭和东堤,岛、桥、堤共同构成曲棍形曲线,完美展现了中国传统写意自然山水园的布局手法。从高空俯瞰,昆明湖宛如晶莹剔透的寿桃,万寿山化身为展翅欲飞的蝙蝠,而十七孔桥则恰似一只长长的龟颈,寓意着长寿和吉祥。

虽然在现有的史料中没有找到关于“金光穿洞”的直接记载,但这一设计显然蕴含着古代工匠对天文地理知识的深刻理解。十七孔桥的西北东南走向,与冬至日的太阳高度角完美契合,使得这一自然奇观得以年复一年地上演。这种巧夺天工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精湛技艺和深邃智慧。

03

最佳观赏指南:捕捉最美瞬间

想要亲眼目睹“金光穿洞”的壮丽景象,需要掌握最佳的观赏时间和地点。每年冬至前后半个月,即12月中旬至1月初,是观赏这一奇观的最佳时期。具体时间通常在每天下午3:30到4:20之间,其中4点左右是光线最为理想的时候。

最佳观赏地点有两个:一是南湖岛,这里是拍摄“金光穿洞”全景的绝佳位置;二是万寿山佛香阁附近,可以拍摄到十七孔桥的远景,但需要使用长焦镜头。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观赏人数众多,建议提前到达,选择好拍摄位置。此外,冬日湖边寒气较重,长时间等待时要注意保暖,穿戴好手套、帽子和保暖鞋。

04

文化内涵:冬至时节的自然礼赞

“金光穿洞”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凝结着中华民族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知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冬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时刻。古人认为,冬至是“一阳始生”的时节,预示着否极泰来,万物复苏的开始。

在古代,冬至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人们会在这一天举行祭天祭祖的仪式,庆祝新年的即将到来。而“金光穿洞”这一自然奇观,仿佛是大自然对人类的祝福,提醒着人们即使在最寒冷的季节,也要心怀希望,期待春天的到来。

颐和园十七孔桥的“金光穿洞”,是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的典范。它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的卓越智慧,更凝结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顺应自然的孝道文化。每年冬至前后,不妨亲自前往颐和园,感受这一自然奇观的魅力,体验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博大精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