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云教授教你中医养生缓解腰突
俞云教授教你中医养生缓解腰突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可主要引起腰痛、下肢放射痛、麻木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有其独特的优势,通过调理气血、疏通经络来缓解症状。著名中医专家俞云教授推荐使用针灸和艾灸治疗,并特别强调了四个关键穴位的作用。
俞云教授与切脉针灸
俞云教授是切脉针灸技术的创始人,拥有60年的临床经验。他提出的切脉针灸理论,强调在针灸治疗前必须先切脉,通过脉象判断经络脏腑的气血状况,从而指导针灸治疗。这一方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时,能够更精准地定位问题,提高治疗效果。
四大穴位详解
承山穴
承山穴位于小腿后方,当踮起脚尖时,小腿肚下方会出现一个肌肉隆起处,其正下方的微微凹陷处即是承山穴。按摩承山穴可促进小腿区域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疲劳,对腰腿痛、坐骨神经痛等下肢问题有显著疗效。
环跳穴
环跳穴位于股骨大转子最上方约四至五指宽的地方,即站立时臀部两侧最凹陷的位置。环跳穴是足少阳胆经的重要穴位,具有缓解疼痛、祛风除湿、改善下肢循环的功效,特别适合治疗坐骨神经痛和腰腿痛。
承扶穴
承扶穴位于大腿后面,臀大肌的下缘,左右臀下臀沟的中心点处。该穴位主要功效是利腰腿、消痔、止泻,对坐骨神经痛和下肢瘫痪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委中穴
委中穴位于膝后中间位置,是足太阳膀胱经的重要穴位。它具有舒筋活络、利腰腿的功效,适用于治疗急性腰痛、腰脊僵硬和膝痛。
针灸与艾灸治疗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时,通常会选择上述穴位进行针刺。针灸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病变部位的修复,从根本上提高治疗效果。艾灸则通过温热作用,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温针灸是将针刺与艾灸结合的方法,能更好地发挥二者的协同作用。
日常锻炼与自我按摩
除了专业治疗,患者还可以通过日常锻炼和自我按摩来辅助治疗。例如,倒走和八段锦都是有效的锻炼方法。倒走时需注意安全,避免在雨雪天气进行。八段锦中的“两手托天理三焦”和“摇头摆尾去心火”等动作,能有效缓解腰椎压力。自我按摩时,可重点按压大肠俞、关元俞、腰阳关等穴位,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因操作不当加重病情。
注意事项
虽然针灸、艾灸和日常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前,务必咨询专业医生,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保持正确的姿势、适度锻炼、控制体重等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预防疾病复发的重要措施。
通过科学合理的综合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俞云教授的治疗方法为众多患者带来了福音,也为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