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警惕腮腺炎:从症状识别到科学防治
冬季警惕腮腺炎:从症状识别到科学防治
随着冬季的到来,急性腮腺炎进入高发季节。这种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和正确护理,对于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
腮腺炎的症状表现
腮腺炎的潜伏期一般为14-25天,平均18天。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乏力、食欲缺乏等前驱症状。最典型的症状是腮腺肿大,通常一侧腮腺肿大后2-4天又累及对侧,双侧腮腺肿大者约占75%。腮腺肿大2-3 天达高峰,持续4-5天后逐渐消退。肿痛明显,表面灼热,进食酸性食物促使唾液分泌时疼痛加剧,并可出现吞咽困难。
除了腮腺肿痛,腮腺炎还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如脑膜炎、睾丸炎、胰腺炎、肾炎等。因此,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家庭护理要点
休息与饮食:患者需卧床休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酸性、油腻及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腮腺疼痛。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餐后用生理盐水漱口,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退热处理:发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或服用退热药物。物理降温方法包括用温水擦拭身体、使用退热贴等。若体温过高,应及时就医。
缓解疼痛:腮腺肿痛时可使用镇痛药缓解疼痛。同时,局部冷敷也有助于减轻肿痛。
隔离措施:患者应居家隔离至腮腺肿胀消退为止,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减少病毒传播。
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接种疫苗是预防腮腺炎最有效的方法。我国现行免疫规划程序为8月龄和18月龄分别接种1剂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建议按照免疫程序及时接种疫苗,获得持久免疫力。
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减少聚集。
健康生活方式: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充足休息,增强身体免疫力。外出回家、饭前便后及接触脏东西后要勤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
环境清洁:学校和家庭应对玩具和物品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保持室内通风。
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 高热不退
- 腮腺肿痛持续加重
- 出现呕吐、头痛等神经系统症状
- 男性患者出现睾丸肿痛
- 其他严重不适症状
腮腺炎虽然是一种常见病,但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因此,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获得最佳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