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王勃笔下的千古名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滕王阁:王勃笔下的千古名胜
引用
公众号
等
12
来源
1.
https://news.qq.com/rain/a/20240409A0069300
2.
https://www.sohu.com/a/767441810_121308725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D%97%E6%98%8C%E5%B8%82%E6%BB%95%E7%8E%8B%E9%98%81%E6%97%85%E6%B8%B8%E5%8C%BA/65002156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TEF8V1P05565XGS.html
5.
https://www.sohu.com/a/806203638_121904975
6.
https://jx.sina.com.cn/news/b/2024-04-28/detail-inatiyff3920986.shtml
7.
https://tt.jxnews.com.cn/votes/item/26024?app=jjpztt
8.
https://tt.jxnews.com.cn/votes/item/26024?app=ycyztt
9.
http://www.lubanyouke.com/26523.html
10.
http://nc.bendibao.com/tour/2024514/87642.shtm
11.
https://zh.wikipedia.org/zh-hans/%E6%BB%95%E7%8E%8B%E9%98%81
12.
http://47.112.225.86:1980/jingdian/58936.html
公元675年,年轻的王勃在前往交趾探望父亲的途中,路过洪州(今江西南昌)。恰逢当地官员阎公重修滕王阁并举办宴会,王勃受邀参加。这位年仅27岁的文学天才,挥毫泼墨,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滕王阁序》。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丽景象,不仅描绘了滕王阁的雄伟气势,也让这座楼阁从此名扬四海。
滕王阁始建于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由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所建。这座楼阁历经沧桑,多次遭受战火破坏,又多次重建。现存的建筑是1989年根据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重建的,但依然保持着唐代建筑的恢宏气势。
重建后的滕王阁高57.5米,共九层,采用了仿唐建筑风格。其建筑特色融合了唐、宋、元、明、清各代的建筑艺术精华。远远望去,滕王阁的歇山式双重檐屋顶巍峨耸立,气势磅礴。走进阁内,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大门、前厅、中厅和后厅等主要建筑,布局严谨对称。每一层都有独特的景观,可以俯瞰赣江的美景和南昌市的繁华。
滕王阁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与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被誉为“西江第一楼”。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参观,是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和文学成就的重要场所。
如今的滕王阁旅游区已经成为江西省的重要景点之一,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滕王阁的壮丽景色,感受到其深厚的历史底蕴,还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滕王阁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将继续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热门推荐
腻子粉如何影响涂料效果?腻子质量差别影响外墙涂料施工效果!
如何分析黄金行情的市场表现?这种市场表现对后续趋势有何影响?
你想要的高质量关系,都在《老友记》里
《老友记》中钱德勒的性格类型、家庭背景、人际关系与优秀品质
一男子无证售烟超184万元,获刑!
骑行热潮兴起,安全如何保障?
适合各大主流运动的核心训练动作
青年"搭子"以青春之"智" 推动社区之"治"
常见罪名量刑标准是什么?——权威解析犯罪量刑幅度与影响因素
留置针为什么会鼓针?专家解读其原因及预防措施
脾虚怎么调理?8个实用方法改善脾胃虚弱
超8万家制作公司、每月上线千部、爆款率仅5%⋯⋯短剧如何摆脱“流量快消品”桎梏
C语言如何求函数零点
虾养殖技术方法与管理注意事项
学习笔记——动态路由——RIP(RIP路由汇总介绍)
养一只萨摩耶需要多少钱?(详细解析萨摩耶的日常用品开销)
葡萄树最怕什么土?积水、盐碱、酸性土?如何选择葡萄树种植环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发展的根和魂
《2025中国出口跨境电商升级发展蓝皮书》重磅发布
孩子不尊重长辈怎么办?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
论犯罪行为中的遗传因素及其对法律责任的影响
国内银价与国际银价的差异及其影响
手机系统到底需不需要更新,看完这篇你就明白
家里宽带如何正确设置?
系统界面设计:打造直观、高效的用户体验
女篮打球能不能化妆,不该再成为争议
明朝的常用语音是什么:《洪武正韵》和利玛窦拼音
律师在诉讼中的作用
膝盖内扣怎么办?专业医生给出五大解决方案
公祭古今演变:从古代礼制到现代国家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