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航空EU2703航班因乘客未开飞行模式延误
成都航空EU2703航班因乘客未开飞行模式延误
4月28日,成都航空EU2703航班因一名乘客未按要求开启手机飞行模式,导致航班延误约1小时30分钟。这一事件再次凸显了飞行模式在航空安全中的重要性。
事件经过
据网友发布的视频显示,在一机舱内,一名乘务人员正在使用手机打电话,视频中可见机舱内的成都航空字样。视频发布者配文称:“EU2703号航班,飞机都开出去了,因某个乘客不打开飞行模式就返航。”
成都航空客服人员介绍,EU2703航班从威海机场返回成都时起飞时间是有延误,没有显示有返航的情况,其计划起飞时间是11时45分,实际起飞时间是13时15分,延误了1小时30分钟,显示延误原因是公共安全问题。
威海市公安局机场分局指挥中心和威海市公安局机场分局候机楼派出所表示,当天确有一航班机上人员因有乘客不开手机飞行模式报警,接警后,有民警到达现场处置。
飞行模式的重要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飞机的设计已经能够较好地抵抗来自电子设备的干扰,但飞行模式仍然是保障航空安全的重要措施。当乘客开启手机的“飞行模式”,手机会自动关闭GPRS和GSM模块,从而避免对飞机信号造成干扰,确保安全。
手机在搜索信号时会发出无线电信号,这些信号的频率与飞机与地面塔台通信的频率相近,可能导致干扰,从而影响飞机的导航系统。尽管在大部分航班中,乘客悄悄开启手机通常不会被立即察觉,但这种行为却是不可取的。为了飞行安全,乘客务必遵循规范,尊重飞行期间的通信限制。
乘客责任与安全意识
这起事件不仅影响了其他乘客的行程安排,还给航空公司带来了经济损失,同时也暴露出部分乘客对航空安全规定的忽视。航空公司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乘客的安全教育,提高大家对飞行安全的认知,确保每一位乘客都能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共同维护航空安全。
未来趋势
随着技术进步,航空公司对电子设备使用政策也在逐步演化。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开始提供机上Wi-Fi服务,使得乘客在飞行途中能便捷地与外界保持联系。这种趋势不仅提升了旅行的舒适度,也打开了更多与乘客互动的可能性。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可能会出现更多允许乘客在飞行中使用手机功能的新政策,但任何变更都必须在安全评估的前提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