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首例!广州南站连接线工程创新应用70%预制装配技术
广东首例!广州南站连接线工程创新应用70%预制装配技术
广州南站连接线工程迎来重要进展!东晓南路—广州南站连接线南段工程已实现全线贯通,进入通车冲刺阶段。这条全长5.85公里的城市主干道,将与海珠湾隧道一同在2025年建成通车,实现广州南站与中心城区15分钟互达。
敢于先行先试,打造预制装配样板
为提高建设效率,保障工程质量,广州交投集团在该项目中创造性地采用了全预制装配式技术。通过在工厂完成构件预制,再运至现场组装,有效减少了现场施工作业时间。项目预制装配化程度达到70%,成为广东省内首个大规模应用全预制装配式技术的市政桥梁工程。
为确保数十根钢筋完美对接,集团创新应用定位胎模实现承台预埋钢筋、墩柱底套筒、墩柱顶钢筋及盖梁套筒等四者精准定位,将对接钢筋平面偏差精度严格控制在了2毫米以内。同时,建立预制箱梁移动生产线,实现钢箱梁标准化生产,大幅提高预制箱梁生产效率。
坚持做早做细,科学破解征地拆迁难题
东晓南路—广州南站连接线南段工程途经南浦岛基本农田、长隆飞鸟乐园主园区、地铁陈头岗站及石壁村等,且范围内有多处110kV以上高压线,面临用地征迁及管线迁改等多项棘手难题。
为最大限度减少征拆规模,在方案设计阶段,广州交投集团针对项目穿越长隆飞鸟乐园等环境敏感点进行多轮唯一性论证,对路线进行充分比选,最终确定了紧邻东乡水厂西侧,斜穿长隆飞鸟乐园养殖区,与地铁陈头岗站共建、与地铁隧道并行的路线方案,有效避免占用基本农田及横穿长隆飞鸟乐园主园区。
强化技术创新,提高智慧建造水平
广州交投集团大力开展智慧工地建设,在项目建设初期就充分利用BIM模型、无人机自动巡检等技术,推动实现工地可视化、数字化。如利用数字模拟技术,模拟、监控大石水道桥挂篮施工结构变形和受力分析全过程,将线形误差控制在2厘米以内,实现桥梁精准合龙。
针对项目主线桥3次近距离跨越广州地铁22号线及其停车场出入线隧道,其中桥梁桩基距离隧道结构最近处不足3米的极高风险,广州交投集团利用自主研发的信息一体化管理平台,在施工过程中对地铁结构进行全自动不间断变形监测,实时掌握施工对地铁结构的影响情况,从而有效控制了施工对地铁正常运营的潜在影响。
东晓南路—广州南站连接线南段工程建成后,将与海珠湾隧道工程南北相连,形成一条广州中心城区直通广州南站的快速通道,对于方便周边居民出行,加快“南拓”战略实施,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原文来自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