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毛泽东诗词里的革命情怀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毛泽东诗词里的革命情怀

引用
澎湃
6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408947
2.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4/0725/c40764-40285113.html
3.
http://cpc.people.com.cn/n1/2024/0506/c443712-40229357.html
4.
http://www.wyzxwk.com/Article/wenyi/2024/12/502424.html
5.
http://www.globalpeople.com.cn/n4/2024/0123/c305922-21376962.html
6.
https://www.biganzijiayuan.com/mini/document/161093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是毛泽东于1925年晚秋,离开故乡韶山前往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时重游橘子洲,触景生情而作的《沁园春·长沙》。

这首词不仅展现了毛泽东青年时期的革命理想和豪情壮志,也体现了他诗词创作中独特的审美意境。正如学者所言,毛泽东诗词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彰显着奇雄豪放、意境高远的气势,吸引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目光。

毛泽东诗词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更是革命情怀的真实写照。从《七律·长征》到《沁园春·雪》,每一首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记忆和人民的力量。这些诗词以其独特的人民性和革命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01

《七律·长征》:革命精神的不朽丰碑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首《七律·长征》创作于1935年10月,是毛泽东诗词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这首诗最早披露于1937年3月秘密出版的《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后被埃德加·斯诺收录于《红星照耀中国》。1940年前后,王承骏将其谱成歌曲《长征》,在抗日根据地传唱。1957年1月,《诗刊》创刊号正式发表了该诗,定题为《七律·长征》。

这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生动描绘了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和革命精神。它不仅展现了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也体现了毛泽东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正如斯诺所说:“毛泽东是一个既能领导远征又能写诗的叛逆。”

02

《沁园春·雪》:革命领袖的宏伟气魄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首词创作于1936年2月,毛泽东率领红军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时,面对银装素裹的西北高原,回顾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明史,豪情满怀之作。《沁园春·雪》以其雄浑豪放的气势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被誉为毛泽东诗词的巅峰之作。

柳亚子曾评价道:“毛润之《沁园春》一阕,余推为千古绝唱,虽东坡、幼安,犹瞠乎其后,更无论南唐小令、南宋慢词矣。”这首词不仅展现了毛泽东诗词的浪漫主义色彩,也体现了他对中华民族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心。

03

诗性思维与战略思维的统一

毛泽东诗词不仅是文学创作,更是革命战略的体现。他的诗词创作与革命实践紧密相连,诗性思维与战略思维在他身上达到了高度统一。正如学者李寒秋所言:“毛泽东诗词不愧是中国人民革命的‘诗史’,而毛泽东本人则当之无愧是中国人民革命的‘诗圣’。”

毛泽东的诗词创作灵感和激情来源于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没有时代潮流的波澜壮阔,也不会有毛泽东诗词的恢宏气势。在如火如荼的革命实践中,毛泽东始终挺立潮头,不仅坚定执着地引领中国革命的前进方向,也热情洋溢地讴歌改天换地的革命壮举。

毛泽东诗词生动记录了他本人从“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到“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的奋斗人生和心路历程,也艺术地反映了中国革命从“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到“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的艰辛与辉煌。

04

毛泽东诗词的当代价值

毛泽东诗词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背景下,重读毛泽东诗词,能够让我们更好地领略其理性精神与浪漫主义色彩,感受毛泽东诗词奇雄豪放的意蕴。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毛泽东诗词常读常新,常悟常新。重读毛泽东诗词,讲好中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彰显中国智慧。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毛泽东诗词将继续激励我们奋发向前,勇往直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