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玉米价格跌1.62%,下半年有望反弹至2550元
上半年玉米价格跌1.62%,下半年有望反弹至2550元
2024年玉米价格走势如何?本文将从上半年市场回顾、下半年预测、影响因素及2025年展望等多个维度,深度剖析玉米市场的变化与未来趋势。
2024年上半年玉米市场价格回顾
2024年上半年,玉米市场价格整体呈现“W”型走势。截至6月28日,国内玉米企业收购价格为2375元/吨,较年初下调39元/吨,跌幅1.62%。上半年市场平均价格为2307元/吨。这一价格走势背后,是多重因素的交织影响。
供应压力释放:2024年上半年,玉米旧作增产,同时进口巴西玉米大量到货,季节性售粮压力与进口玉米压力释放时间点重合,导致基层售粮阶段价格跌势加重。特别是在三季度,大宗商品普遍下跌的行情下,玉米价格再度下探,跌破新季玉米种植成本线。
天气因素:天气变化对玉米市场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例如,11月东北连续经历多轮暴雪天气,阻断基层上量,导致现货价格反弹明显。但随后降雪影响淡化,季节性供应压力和前期降雪阻断的售粮压力集中释放,价格再度下跌。
政策调整:政策因素在玉米价格走势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2024年1月下旬,政策增储提振,玉米价格触底反弹。但市场担心后续各类政策粮投放压力,反弹后盘面区间震荡。
2024年下半年玉米市场预测
百川盈孚预测,2024年下半年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或将上涨至高点后逐步回调。预计市场均价较上半年上涨30-170元/吨,均价可能围绕在2400-2550元/吨之间。这一预测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 供应压力缓解:随着基层余粮减少,进口巴西玉米到货压力释放完毕,玉米供应压力有所缓解。同时,政策增储提振,玉米价格有望触底反弹。
需求增加:深加工利润走高,表现亮眼,对玉米需求构成支撑。此外,随着经济复苏,饲料行业对玉米的需求也将逐步恢复。
天气因素:天气变化仍是影响玉米价格的重要因素。例如,6月份的华北干旱和6月底的黑龙江洪涝灾害,均对玉米生长和收获造成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价格。
影响玉米价格的主要因素
除了需求和成本因素,以下因素也将对玉米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政策因素:政府的农业政策、贸易政策和环保政策等都会对玉米价格产生影响。例如,政府的补贴政策、关税政策和进口限制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玉米的供应和需求。
天气因素:玉米是一种对气候敏感的作物,天气条件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极端天气如干旱、洪涝、台风等都会对玉米生长和收获造成影响。
替代品价格:玉米的替代品包括小麦、大豆、高粱等,如果这些替代品的价格发生变化,也会对玉米价格产生影响。例如,当小麦价格上涨时,饲料企业可能会转而使用玉米作为替代品,从而推高玉米价格。
市场心理因素:市场心理因素也会对玉米价格产生影响。当市场预期玉米供应将增加时,价格可能会下跌;当市场预期玉米需求将增加时,价格可能会上涨。
全球市场因素:全球玉米市场的变化也将对国内玉米价格产生影响。例如,全球玉米产量、贸易量和库存量的变化,以及国际玉米价格的波动等都会对国内玉米价格产生影响。
2025年玉米价格展望
虽然本文重点讨论2024年玉米价格走势,但展望2025年,玉米价格预计将呈现震荡上涨趋势。以下是几点预测依据:
供需关系改善: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农业政策的调整,玉米产量有望稳步增长。同时,随着经济复苏和消费升级,玉米需求也将逐步恢复。供需关系的改善将为玉米价格上涨提供支撑。
政策扶持:政府将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这将有助于提升玉米产量和品质,进而推动价格上涨。
国际市场影响:全球玉米市场的变化也将对国内玉米价格产生影响。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改善和全球经济的复苏,国际玉米价格有望上涨,进而带动国内玉米价格上涨。
结语:玉米市场的未来展望
综上所述,2024年玉米市场价格走势将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虽然上半年价格呈现波动下跌的趋势,但下半年随着供应压力缓解和需求增加,价格有望上涨。展望2025年,玉米价格预计将呈现震荡上涨趋势。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玉米市场的价格波动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做出明智的决策。
那么,2024年玉米还会涨吗?答案是肯定的。但具体涨幅和走势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综合分析和判断。
本文原文来自百度百家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