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假期,《最紧要健康》教你如何保持健康
元旦假期,《最紧要健康》教你如何保持健康
2025年元旦假期虽然只有短短一天,但健康养生可不能放假。为了让您在享受假期的同时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我们特别准备了一份实用的健康指南。这份指南不仅包含了冬季养生的注意事项,还有节日健康饮食的小贴士,让您轻松应对假期中的各种挑战。
冬季养生,从生活细节开始
运动养生: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方式
冬季运动要讲究科学方法。靖西市人民医院运动医学科负责人韦武青建议,冬天晨练不宜过早,最好等太阳出来后再进行运动。运动时要注意保暖,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身体不适。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运动后也要做好缓冲活动,逐渐降低运动强度。
饮食养生:注重营养均衡
冬季养生在饮食上要注重营养均衡。每天应该多喝水,保持2000毫升的饮水量。可以适当增加温补性食材的分量,比如核桃、花生、红枣、桂圆等干果,南瓜、熟藕等蔬菜,鱼类、羊肉、鸡肉等肉类。同时,不要忘记补充新鲜的蔬菜水果,它们能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调节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
起居养生:规律作息,合理通风
冬季养生还要注重规律的作息。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人体阳气的潜藏和阴精的积蓄。睡前可以泡脚,帮助身体气血循环,改善睡眠质量。同时,要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清新,但也要避免在睡眠时着凉。
节日健康饮食,预防食源性疾病
节日期间,饮食安全尤为重要。在家庭用餐时,要选择新鲜的食材,确保食物彻底烧熟煮透。不要生食水产品,慎食豆角、鲜黄花菜、野生蘑菇等食品。在外用餐时,要选择具备正规资质、环境卫生清洁的餐厅,避免在无证或卫生条件差的餐厅、食品摊贩处就餐。
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节日期间容易出现饮食不规律的情况,但为了身体健康,还是要尽量保持日常的饮食习惯。不要尝试不常食用的食材,避免突然大量进补或暴饮暴食,以免造成肠胃不适。如果要食用粽子等传统节日食品,要注意适量,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更要注意。
《最紧要健康》节目预告:心血管疾病预防知识
从2025年1月1日起,每周六、日晚上20:05,《最紧要健康》节目将为您带来一系列实用的健康知识。首期节目将由佛中医心病科(心血管内科)副主任王文会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为大家详细解读耳垂皱褶与心脏病的关系,并分享心脏病的早期预警信号和预防方法。
王文会表示,耳垂褶皱可能是伴随逐渐衰老所出现的,而心脑血管随着年龄增加也可能出现更多的隐患,需要大家加强预防。当年龄达到40岁,建议每半年或一年进行心脏检查,关注心脏健康。
除了定期检查,还要留意以下三个心脏病预警信号:
- 胸闷、胸痛:如果出现阵发性的胸闷或胸痛、呼吸不畅等,休息后能够缓解,要警惕心绞痛的可能。
- 眼前发黑或一过性意识丧失:对于本身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如果反复多次出现黑矇或晕厥,一定要去医院查一查。
- 不明原因的心悸、气促或乏力:对于本来就有心脏病的人,这类症状可能提示着新发的心律不齐、或者合并心功能低下。
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关键方法,是需要“终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以下几点:
- 少吃加工肉类、少吃饱和脂肪、少吃反式脂肪、少吃胆固醇、少吃盐和少吃精制碳水化合物。
- 别吃太咸。全球每年有300万人死于钠摄入过多。饮食中钠摄入量与血压之间存在直接关联,减少钠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
- 不要乱用各种补充剂、保健品:大量研究显示,多种维生素补充剂,并不会降低人们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心理健康。如戒烟、限酒、规律的运动、控制体重,控制引起心脏病的其它疾病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
元旦假期虽短,但健康无小事。希望大家在享受假期的同时,也能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饮食和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让我们一起迎接一个既欢乐又健康的元旦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