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最新地铁供电系统标准,推动绿色智慧发展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最新地铁供电系统标准,推动绿色智慧发展
近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了《城市轨道交通 牵引供电系统》团体标准,该标准涵盖了地铁供电系统的多个关键环节,如外部电源、牵引变电所、架空接触网等,并特别强调了绿色供电和智慧供电的重要性。这一标准的出台,将对城市轨道交通的绿色化、智慧化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以苏州地铁6号线为例,这条被誉为“最美园林线”的地铁线路全长36.12公里,贯穿苏州古城,串联起多个园林名胜。该线路采用了先进的直流调光智慧照明控制系统,该系统由直流供电和直流调光两部分组成,通过数字通信实现分区控制、场景控制、感应控制、定时控制等多种功能。这种智能控制系统不仅提高了照明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显著降低了能耗。
据估算,苏州地铁6号线的智慧照明系统年节电量可达930万度,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万吨。这一成就的背后,离不开BOKE柏科电源提供的智能调光驱动器,该方案的实施,使得苏州地铁6号线在节能降耗与智能化管理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随着苏州地铁6号线的开通运营,不仅意味着城市交通网络的进一步完善,更是一次绿色智慧轨交的革新实践。标志着城市轨交网的拓展与绿色智慧转型的关键一步,此线路采用先进环保技术及智能管理,不仅便捷市民,提升交通效率,还树立了节能减排的典范,引领苏州乃至全国轨交向更智能、绿色的未来前行。
智慧供电的应用不仅体现在照明系统上,还延伸到了运营管理和乘客服务中。苏州地铁6号线全线车站配备了智慧服务中心与智慧服务终端。当乘客直接语音说出“我要去XX”或“我要买两张去XX的票”,智慧终端会立刻帮助乘客查询线路、票价,只需简单操作就可自助扫码或付现金购票。不仅如此,6号线涵青桥站作为“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智慧大脑”先导示范站,更是实现了车站夜间无人化管理和多种智慧管理功能,大幅提升了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推动下,中国城轨交通行业信息化建设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初具规模,改变了传统的建设模式、服务手段和经营方式。广州地铁设计院在轨道交通领域砥砺前行三十余载,坚持“设计+数字科技”发展战略,倾己所能,努力创造出新时代的新业绩。本届通信年会聚焦“新质引领、多元共赢”的主题,整合通信领域科技创新资源,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围绕立足多元融合的理念,构建多元主体紧密协作、相互依存的轨道交通新业态,在与领域内各方深度交融、资源共享、相互赋能的过程中,不断拓展互利共赢的行业发展新局面。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绿色智慧城轨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娄永梅回顾并分享了往年通信年会的精彩瞬间并介绍了协会面向行业制定的战略规划。协会响应行业呼声和需求,近四年先后制定发布了《智慧城轨发展纲要》、《绿色城轨行动方案》、《融合城轨发展指南》三个顶层设计文件,包括正在制定的《中华城轨发展规划》,将行业发展需求体系化,具体化,将行业发展方向、发展战略形成共识,形成体系。以纲要为引领的智能智慧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响应双碳战略的绿色低碳化,提出绿智融合,智慧赋能,绿色拓展应用,成果显现;融合城轨指南,多元融合化,是以“引客流、增收益、降成本”三个方向,以九元融合为抓手,发力可持续。
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庆亮表示:“通信技术是轨道交通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确保轨道交通安全、高效运转的中枢神经。随着行业协会提出的建设智慧化、数字化城市轨道交通的指引,对通信专业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通信专业为智慧化、数字化提供更加坚实可靠的专业基础。”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院长贺利工表示:“随着国家高质量发展、多网融合、智慧化更新改造等一系列政策的提出,对轨道交通的建设再次提出新的研究方向。高质量发展需要重塑各个系统功能、降低运营成本、绿色低碳,提高系统整体效能,同时能可持续发展;多网融合,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之间的互通、互联、互运、互维,需要满足乘客快速换乘的能力,解决多种制式下跨线运行的关键技术,支持未来一体化调度管理需求。”
华为交通智慧化军团副总裁徐旭晶表示:“近年来,华为通过军团化运作,持续坚持深入理解行业,联合客户与伙伴,围绕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可持续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从实际需求出发,为业务场景寻找最合适的技术,依托华为在5G、鸿蒙等数字基础设施领域的技术积累,充分发挥华为自身技术创新、产业组合、复杂软硬件平台的优势,持续开展基础科学研究与技术攻关,不断推进数字技术的行业适配与融合创新,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打造了多个场景化解决方案,并开展一系列创新实践。华为期待同行业各方资源紧密协同,开展组织化、常态化对接交流,共同推动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升级。”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自动化和通号院总工程师熊晓锋提出:“轨道交通在系统层面的新质生产力,通过系统融合、业务融合、绿智融合的智慧平台在城市轨道交通中构建1+N的智慧轨道交通体系,在提高了运营效率、乘客服务质量,增强安全保障同时,也在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中实现降本增效、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目标。”
城轨是关键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深度融合应用数智技术,促进城轨数字化转型,加快智慧城轨建设发展,是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华为交通智慧化军团城轨解决方案总经理高巍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城轨行业正从规模建设向高质量发展转换,通过数智化技术提升运营运维效率是行业共同关注的话题。华为聚焦在数智底座,通过人工智能、云、鸿蒙、下一代承载运调等赋能城轨新质生产力,携手客户、伙伴共赢行业智能化,共创城轨新价值。”
这一新标准的发布,不仅体现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对绿色化和智慧化的重视,也展示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实践成果。随着标准的实施和推广,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采用绿色供电和智慧供电技术,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同时提升城市交通的智能化水平和运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