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的多音字挑战,你能读对吗?
古诗词里的多音字挑战,你能读对吗?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这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的名句,这里的“间”字应该读作jiān,表示“之间”的意思。但是,如果你读过《迢迢牵牛星》这首诗,一定会发现同样的“间”字,在“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中却读作jiàn,表示“间隔”的意思。古诗词中的多音字,就像一个个调皮的小精灵,常常在不同的诗句中变换着读音和含义,让人又爱又恨。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挑战这些“小精灵”,看看你能否准确读出这些经典的古诗词中的多音字吧!
“间”字的双重身份
“间”字在古诗词中是最常见的多音字之一。它有两个主要读音:jiān和jiàn。
当“间”表示“之间”或“中间”时,读作jiān。例如,在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京口瓜洲一水间”的“间”就是这个读音。
当“间”表示“间隔”或“隔开”时,读作jiàn。例如,在《迢迢牵牛星》中,“盈盈一水间”的“间”就是这个读音。
“行”字的行走轨迹
“行”字在古诗词中也是一个常见的多音字。它主要有两个读音:háng和xíng。
当“行”表示“行列”或“队伍”时,读作háng。例如,在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的“萧关逢候骑”的“骑”就是这个读音。
当“行”表示“行走”或“做某事”时,读作xíng。例如,在李白的《行路难》中,“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行路难”的“行”就是这个读音。
“看”字的视角变化
“看”字在古诗词中也有两个主要读音:kàn和kān。
当“看”表示“观看”或“瞧”时,读作kàn。例如,在杜甫的《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百年多病独登台”的“登”就是这个读音。
当“看”表示“守护”或“看守”时,读作kān。例如,在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的“又送王孙去”的“送”就是这个读音。
如何辨析多音字
面对这些变化多端的多音字,我们该如何准确辨析它们的读音呢?这里有几个小技巧:
随义定音法: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往往与不同的字义紧密相关。例如,“降”字当表示“下落”时读jiànɡ,当表示“归顺”时读xiánɡ。
记少不记多法:有些多音字在特定词语中的读音比较少见,只需要记住这些特殊情况即可。例如,“埋”字只有在“埋怨”中读mán,在其他情况下都读mái。
词性法:有些多音字的读音与其在句子中的词性有关。例如,“长”字作为形容词时读cháng,作为动词时读zhǎng。
书面语与口语的区别:有些多音字在书面语和口语中的读音不同。例如,“血”在书面语中读xuè,在口语中读xiě。
互动时间:测测你的掌握程度
现在,让我们通过几个小题目来检验一下你对古诗词中多音字的掌握程度吧!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中的“行”字应该读什么?
- A. háng
- B. xíng
-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看”字应该读什么?
- A. kàn
- B. kān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中的“问”字应该读什么?
- A. wèn
- B. wén
答案揭晓:
- B. xíng
- A. kàn
- A. wèn
古诗词中的多音字虽然变化多端,但只要掌握了辨析方法,就能轻松应对。希望今天的挑战能让你对古诗词中的多音字有更深的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