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饮食,延年益寿的金钥匙
健康饮食,延年益寿的金钥匙
“饮食调整是提高预期寿命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近期,《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在40岁时,从典型的饮食模式转为长寿饮食,与中国男性和女性的预期寿命延长6.2~6.3年相关。这一发现为我们提供了科学依据,证明通过改变饮食习惯确实可以延长寿命。
什么是“长寿饮食”?
长寿饮食模式的具体措施包括:
- 适量的全谷物、水果、鱼、白肉
- 大量的牛奶和奶制品、蔬菜、坚果和豆类
- 较少的鸡蛋、红肉、含糖饮料
- 少量的精制谷物、加工肉类
长寿饮食的关键要素
多吃豆类、全谷物和坚果:研究发现,这些食物对延长寿命的益处最大。例如,对于中国40岁女性而言,增加全谷物摄入量与寿命延长1.5岁相关,增加豆类与寿命延长1.1年相关,限制红肉与延长0.8年相关。
少吃红肉和加工肉类:2023年在《欧洲心脏病学杂志》上刊登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不论是加工红肉还是非加工红肉,吃多了都会增加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具体而言:每天多吃100克未加工红肉,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可能增加11%!而每天仅多吃50克加工红肉,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就可能增加26%!
少喝含糖饮料:2023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研究团队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的综述研究显示,高糖饮料摄入与45种疾病风险增加相关!包括肥胖、痛风、糖尿病等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冠心病、中风、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肝癌、胰腺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等等。
节食与适度饥饿感的作用
2022年发表在《Science》上的研究《Circadian alignment of early onset caloric restriction promotes longevity in male C57BL/6J mice》揭示了节食和进食时间如何相互作用来延长寿命。研究者设计了多种节食方案,利用自动化系统长期跟踪小鼠的饮食和活动情况,并通过基因层面的分析,研究食物摄入和昼夜节律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结果令人惊讶:当小鼠的食物摄入减少30%时,其中位寿命增加了10%;如果进食时间与昼夜节律同步,则寿命延长的效果更为明显。研究还发现,12小时的禁食时间显著提高了小鼠的生存率,表明禁食本身也能延长寿命。
实用建议
规律饮食:根据医学上对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用餐姿势研究表明,坐位最科学,站姿次之,蹲着最不宜。饭前先饮少量汤,好似运动前做预备活动一样,可使整个消化器官活动起来,使消化腺分泌足量消化液,为进食做好准备。
合理搭配:多食凉食,科学家认为,降低体温是人类通向长寿之路。吃冷食和游泳、洗冷水浴一样,可使身体热量平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降低体温的作用,延长细胞寿命,因人体质而定。好吃苦食,苦味食物不仅含有无机化合物、生物碱等,而且还含有一定的糖、氨基酸等。苦味食物中的氨基酸,是人体生长发育、健康长寿的必需物质。苦味食物还能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缓解由疲劳和烦闷带来的恶劣情绪。
适量饮水:晨起喝水,早晨起床后喝一杯凉开水,有利于肝、肾代谢和降低血压,防止心肌梗塞,有的人称之为“复活水”。有关专家认为,人经过几个小时睡眠后,消化道已排空,晨起饮一杯凉开水,能很快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稀释血液,等于对体内各器官进行了一次“内洗涤”。
结语
健康饮食习惯是保健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使身体健康地生长、发育;不良的饮食习惯则会导致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乱而感染疾病。相反,恰当的饮食对疾病会起到治疗的作用,帮助人体恢复健康。在当今社会,已成为一个很热门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