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涅狄格大学揭秘长寿新秘籍:每月治疗让小鼠寿命延长9%
康涅狄格大学揭秘长寿新秘籍:每月治疗让小鼠寿命延长9%
康涅狄格大学近期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通过每月治疗,实验小鼠的平均寿命延长了9%,并且在治疗期间保持了更好的身体功能。这一发现引发了广泛关注,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将这些研究成果应用于人类,实现真正的健康长寿。
延长寿命的新突破: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
康涅狄格大学的老年医学专家徐明及其团队的研究表明,经过每月治疗的小鼠比未治疗的小鼠的平均寿命延长了9%,相当于79天。更重要的是,接受治疗的小鼠在整个治疗期间保持了更快的行走速度和更强的抓握力,这些指标与整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研究团队对小鼠的健康、抓握力和行走速度进行了细致的月度测量,发现尽管接受治疗的小鼠在死亡时年龄更大,但它们的身体功能和整体健康状况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仍优于对照组。这一发现不仅为延长寿命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方案。
慢性疾病: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巨大挑战
随着美国人口的老龄化,慢性疾病的高发率对医疗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根据2023年12月的报道,医疗保险(Medicare)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经济负担。自1965年医疗保险成立以来,美国人的平均寿命从约70岁延长至77.5岁,女性在65岁时的预期寿命为86岁,男性为84岁。这一变化使得人们需要医疗保险的时间延长至20年。尽管医疗保险在应对老年人健康问题方面有所改善,但专家指出,医疗保险的服务并未完全适应这一不断增长的老年人口的需求。
预计到2035年,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的支出将从2023年的9.1%增加到11.5%。未来的婴儿潮一代将面临更高的肥胖率和慢性疾病,给医疗保险带来更大的经济负担。尽管医疗保险在逐步更新以应对这些挑战,但仍需进一步改进。医疗保险直到2003年才增加了处方药覆盖,而目前仍在努力争取牙科、视力和听力的覆盖。
一些政策分析师认为,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生率将有助于改善医疗保险的财务状况。大约十分之一的医疗保险受益者承担了75%的年度支出,而这些人通常都有慢性疾病。尽管医疗保险在预防性护理方面有所加强,包括年度健康检查和多种筛查服务,但美国的医疗支出仍然是其他工业化国家的两倍,且预期寿命却低于这些国家。
参议员伯尼·桑德斯长期以来一直推动全民医疗保险的理念,尽管在当前的政治环境下,这一想法并未得到广泛支持。专家们呼吁政策制定者和医疗保险专家应更加创新地思考如何加强医疗保险,以应对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口的健康需求。总的来说,尽管医疗保险在某些方面取得了进展,但仍需加快步伐,以确保能够满足未来老年人的健康需求。
健康寿命与寿命的改善方法
在延长寿命的同时,如何改善健康寿命(healthspan)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2024年7月22日,科学家们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发现通过抑制IL-11蛋白,可以将老鼠的健康寿命延长近25%。研究表明,去除IL-11基因或使用抗IL-11抗体的治疗显著提高了75周龄老鼠的寿命,男性老鼠的中位寿命延长了22.5%,女性老鼠则延长了25%。此外,接受治疗的老鼠在癌症相关死亡率和与纤维化、慢性炎症及代谢不良相关的疾病方面也显著减少。
IL-11在老年人中与慢性炎症、纤维化、代谢障碍等多种衰老相关疾病有关。尽管目前的研究结果仅限于老鼠,但研究者们认为,抗IL-11治疗在未来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研究的共同作者之一,帝国理工学院的斯图尔特·库克教授表示,抑制IL-11可能在未来的临床试验中被用于延长人类的健康寿命。尽管如此,专家们对将这些结果直接应用于人类持谨慎态度,强调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验证这些发现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人口老龄化:全球性议题与应对策略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全球性议题,随着生育率不断下降、预期寿命不断延长,加上人口迁移的趋势,各个国家或早或晚都会逐渐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彭希哲教授指出,从世界范围之内来说,在过去的30多年间,包括中国、印度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都是经历了生育水平的持续下降,尽管有快有慢。中国现在的生育率已经降到1.3,甚至更低。印度的生育率也已经是降到2.2更替水平上下。印度很快也要进入老龄化社会。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他们进入老龄化社会已经有七八十年或更长的一个历程。最早开始老龄化的国家就是法国,1865年就进入老龄社会。其他国家,如日本、英国、美国,它们的老龄化程度也都是比较高的。
彭希哲认为,虽然出生、死亡和迁移等影响人口趋势的因素源于个体行为,但是这些行为从古到今都是受到政府的政策、法律规章和文化传统的制约的。人口结构变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政策制定和社会治理者需要在各种制度安排上,包括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医疗教育等方面,做出及时调整和反应。
彭希哲指出,虽然出生、死亡和迁移等影响人口趋势的因素源于个体行为,但是这些行为从古到今都是受到政府的政策、法律规章和文化传统的制约的。人口结构变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政策制定和社会治理者需要在各种制度安排上,包括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医疗教育等方面,做出及时调整和反应。
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独特优势
中国作为后发老龄化国家,虽然面临巨大挑战,但也存在独特优势。彭希哲教授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养老的基础、区域差异带来的腾挪空间、政府掌握的大量资源等,都为应对老龄化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科技进步也为养老服务和劳动力短缺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要承担赡养老人、抚育后代的功能。所以在中国,家庭养老本身是有历史文化基础的,中国的家庭有更大的可能发挥作用。当然中国近些年来,因为人口的变化和社会的变化,家庭的功能正在弱化。近年来,年轻人不结婚,结婚不生孩子,对中国的家庭都带来巨大的压力。家庭功能能不能延续,中国基于家庭的家国同构的文化传统能不能延续,也面临很多大的挑战。但至少从理论上来讲,中国有家庭这样一种传统,所以家庭参与养老有它的现实可能性。
另外,中国和西方国家还有一个不同就是:中国的快速现代化和中国国内各地区的巨大的差异。这就给中国带来一个在区域之间腾挪、重新安排的可能性。因为中国是个大国,人口又这么多,那么我们通过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其他资源的流转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建构中国各个地区的老龄化的进程,并在国家层面提高应对老龄化挑战的有效性。
还有,中国有大量的资源在政府手中,或者国家手中,这个西方国家是没有的。中国有很多国有的企业,土地、矿山、森林的主体都归国家所有,原则上城市的土地都是归国家所有,农村的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当社会保障基金靠现收现付不能解决问题、当中国的养老金入不敷出的时候,国家是有可能通过把一部分国有的财产转移到养老保障上来,为社会保障制度提供必要的资源的支持。
此外,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也是对中国老龄化应对策略的一个利好, 这些技术的使用能提高养老服务体系的效率,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广泛的应用前景也有利于解决劳动力短缺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未来展望:科技创新与政策创新双管齐下
康涅狄格大学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启示,即小鼠研究在延长寿命和改善健康方面的潜力。美国国家老龄化研究所(NIA)在其最近的老龄化国家顾问委员会(NACA)会议上批准了一系列研究概念,旨在推动与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痴呆症(AD/ADRD)相关的研究和技术发展。这些概念包括利用数字技术进行阿尔茨海默病的筛查和监测、利用多模态和生成性人工智能推动社交机器人在护理中的应用,以及通过微生理系统建模老龄化过程。
在2024年5月的会议上,NIA提出了数字技术作为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痴呆症筛查和监测工具的概念,强调了开发、标准化和验证经济有效的数字技术的必要性,以填补当前在筛查、早期检测和临床试验招募中的空白。此外,NIA还鼓励小企业参与FDA的医疗设备开发工具计划,以开发和展示这些数字技术的有效性。
另一个重要概念是利用多模态和生成性人工智能来改善社交机器人在痴呆护理中的应用。该项目旨在支持小企业开发和测试社交机器人,以减轻照护者的负担,并提高与痴呆患者的互动质量。
此外,NIA还提出了通过微生理系统(MPS)建模老龄化的概念,鼓励小企业开发能够模拟人类组织或器官功能的三维系统,以便更好地理解分子和细胞老化过程及药物发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