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骨质疏松日:25羟维生素D的重要性
世界骨质疏松日:25羟维生素D的重要性
每年的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今年的主题是“管体重、强骨骼”。这一主题的设定,旨在强调体重管理对骨骼健康的重要性。据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发布的数据,目前我国骨质疏松症患病人数约为9000万,其中女性约为7000万。这一数据令人震惊,也凸显了防治骨质疏松的紧迫性。
在众多影响骨骼健康的因素中,25羟维生素D的作用至关重要。25羟维生素D是维生素D在肝脏中转化的主要储存形式,也是评估维生素D营养状态的最佳指标。维生素D对骨骼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调节钙磷代谢:维生素D通过与维生素D受体结合,调节基因表达,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维持血钙和血磷的正常水平。这一过程对骨骼矿化至关重要,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钙磷吸收障碍,影响骨和牙的发育。
影响细胞分化:维生素D能促进胰岛素合成与分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这些作用虽然看似与骨骼健康无直接关联,但通过调节全身代谢,间接影响骨骼健康。
预防骨质疏松: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钙、磷和骨代谢异常,并可引起继发性甲旁亢,甲状旁腺激素(PTH)介导的破骨细胞活性增强,骨强度和骨密度降低,血磷降低又导致骨骼矿化受损。成年人骨骼矿化受损被称为骨软化,易被忽视。VD 缺乏还可引起肌肉乏力,儿童出现行走和站立困难,老人容易跌倒,从而导致骨折风险增加。
体重管理与25羟维生素D水平密切相关。研究发现,低体重和过度肥胖都会对骨骼健康造成不利影响。低体重的人群由于脂肪组织较少,体内雌激素水平偏低,对钙吸收下降,破骨细胞活性增加,从而导致骨密度降低。而体内脂肪含量过高会导致多种促炎症因子高表达,使破骨细胞活性增强,导致骨量流失。
那么,如何改善25羟维生素D水平,维护骨骼健康呢?
增加户外活动:晒太阳是获取维生素D最自然的方式。每天在阳光下晒15至30分钟,可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从而促进肠道的钙吸收。
合理饮食:多进食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浆、虾皮、深绿色蔬菜等。同时,要注意避免过量进食影响钙吸收的食物,如酒精、咖啡、碳酸饮料等。
适度运动:适度的负重运动和力量训练可以有效提高骨骼的密度,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平衡力,降低跌倒和骨折的风险。每个人应根据自己的自身特点和健康状况选择适宜的运动形式、运动强度、运动时长、运动频率,量力而为,循序渐进,养成习惯。
必要时补充维生素D:对于维生素D缺乏的人群,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D补剂。补充维生素D时,应注意剂量,避免过量补充导致维生素D中毒。
总之,25羟维生素D在防治骨质疏松中起关键作用,缺乏它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等多种健康问题。通过增加户外活动、合理饮食等方式,可以有效改善25羟维生素D水平,维护骨骼健康。今年的世界骨质疏松日主题“管体重、强骨骼”提醒我们,关注体重管理,就是关注骨骼健康。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为自己的骨骼健康投资,享受更加健康、有活力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