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五首七绝绘望海楼,苏东坡笔下的自然人文之美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56:3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五首七绝绘望海楼,苏东坡笔下的自然人文之美

苏东坡的《望海楼晚景五绝》是其文学才华的杰出代表。这组七绝诗以生动的意象、深远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自然的壮丽和人生的哲理。让我们一起欣赏这组流传千古的佳作。

其一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
从今潮上君须上,更看银山二十回。

这是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一首七绝,题为“望海楼晚景五绝 其一”。苏东坡以诗文并举,且题材广泛,风格豪放,学识渊博,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匠。他的诗文往往寓意深刻,情感真挚,且不拘泥于形式,这组七绝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诗中的“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海景画面。海水汹涌澎湃,巨浪一个接着一个向岸边涌来,形成了一条条白色的浪花,远远望去,就像一条白色的线。诗人以“一线”喻海浪,既突显了海浪的连续性,又通过视觉的直观形象,使读者感受到了海浪的气势和力量。而“楼前指顾雪成堆”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一场景。诗人以“雪成堆”比喻浪花,既表现了浪花的白净和积累,又通过触觉的感受,使读者感受到了海浪的冷峻和壮丽。

“从今潮上君须上,更看银山二十回”这两句诗中,诗人以潮水为引子,劝诫读者要有勇往直前的精神,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他以潮水为比,潮水上涨之后又回落,循环往复,这正如同人生的起起落落。而“更看银山二十回”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循环往复的特性。诗人以“银山”比喻潮水的美丽和壮观,既表现了潮水的流动和变化,又通过视觉的直观形象,使读者感受到了潮水的力量和魅力。

整首诗充满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他以海浪为题材,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力量。同时,他又借潮水为引子,劝诫读者要有勇往直前的精神,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其二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誇。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这是一首描写望海楼晚景的诗,通过诗人对风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壮丽景色和人类创造力的赞美。

首句“横风吹雨入楼斜”写出了诗人登楼远望,突然间狂风急雨袭来,壮观的气象引发了诗人的夸赞。“雨过潮平江海碧”描写了雨过之后,潮水退去,江海变得更加碧绿,景色十分壮观。“电光时掣紫金蛇”则描写了天空中的闪电,犹如紫金蛇一般在天空中游走,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闪电的壮观。

在这首诗中,苏轼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将风雨、潮水、闪电等自然景观描绘得淋漓尽致。他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类创造力的赞美。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苏轼作为一位文学大家的深厚底蕴和卓越才华。

整首诗气势磅礴,用词精准,充满了诗意和美学价值。它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理解,也展现了苏轼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其三

青山断处塔层层,隔岸人家唤欲应。
江上秋风晚来急,为传钟鼓到西兴。

这是一首描写望海楼晚景的诗,作者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壮丽的画面。

青山断处塔层层,这是作者远眺的景象。塔层层而高耸,青山断处露出了一角,展现出一种高远、壮美的景象。隔岸人家唤欲应,这是作者听到声音的描写。江面上远远传来呼唤声,呼应着塔的层数,展现出一种亲切、和谐的气氛。

江上秋风晚来急,这是作者对环境的描写。秋风急促地吹拂着江面,掀起了波澜。为传钟鼓到西兴,这是作者对声音的描写。钟鼓声在西兴传递开来,回荡在江面上,给人一种悠扬、深远的感觉。

整首诗以景色描写为主,通过描绘青山、塔、人家、江风等元素,展现出一幅壮丽的画面。同时,通过声音的描写,增强了诗的感染力,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在诗的最后两句中,作者用“为传钟鼓到西兴”来表达一种悠扬、深远的感觉,使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

其四

楼下谁家烧夜香,玉笙哀怨弄初凉。
临风有客吟秋扇,拜月无人见晚妆。

望海楼在北宋时期是一处非常著名的景点,位于今江苏省泰州市。这首诗是苏轼在夜晚时分,眺望望海楼所见的景色有感而发。

“楼下谁家烧夜香,玉笙哀怨弄初凉。”这两句诗描绘了夜晚的香气和玉笙的哀怨之声。其中,“烧夜香”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烧香的情景,而“玉笙哀怨”则表达了玉笙演奏的曲调带有哀怨之情。同时,“初凉”的描述,使得整个场景更加清新宜人。

“临风有客吟秋扇,拜月无人见晚妆。”这两句诗则描绘了客人在风中挥舞着秋扇,想念着心爱的人而不得见。其中,“吟秋扇”形象地描绘了客人的风度翩翩,而“拜月无人”则表达了客人的孤独和失落感。同时,“晚妆”的描述则让整个场景更加生动形象。

整首诗通过生动细腻的描绘,表达了苏轼对望海楼晚景的热爱和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他的高超的诗歌创作才华和艺术表现力。

其五

沙河灯火照山红,歌鼓喧呼笑语中。
为问少年心在否?角巾攲侧鬓如蓬。

这是一首描绘夜晚沙河上灯火通明,歌声喧闹,人们欢声笑语的诗。诗人苏轼以他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将这幅热闹的场景描绘得淋漓尽致。

“沙河灯火照山红”,诗人用鲜明的色彩描绘了夜晚沙河上灯火辉煌的景象。在夜幕下,灯光如繁星般照亮了远处的山峦,整个场景被渲染得如梦如幻。

“歌鼓喧呼笑语中”,诗人以动写静,通过描述欢歌笑语和喧闹的鼓声,反衬出夜晚的宁静和祥和。这样的描写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人们的欢快和喜悦。“

为问少年心在否?角巾攲侧鬓如蓬”,诗人在诗的结尾处发出了深情的问句,表达了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和对壮志未酬的感慨。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年老色衰、角巾斜靠的形象,抒发出对青春已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这组《望海楼晚景五绝》展现了苏东坡对自然美景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同时也寄托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这组诗,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自然的壮丽,还能够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本文原文来自网易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