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糖尿病足发病率高达25%,这些症状要警惕,五招预防保健康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糖尿病足发病率高达25%,这些症状要警惕,五招预防保健康

引用
中国广播网
13
来源
1.
http://m.cnr.cn/chanjing/health/20240509/t20240509_526698324.html
2.
https://tpdhc.org.hk/express/zh-hant/news/details/65/
3.
https://wsjkw.sh.gov.cn/tnb/20240724/72a39a9993ac43078d506d02a09f02a8.html
4.
https://www.bangkokhospital.com/zh/content/6-tips-for-diabetic-foot-care-in-rainy-season
5.
https://ihealth.vghtc.gov.tw/media/220
6.
http://www.jpkfyy.cn/yw_details/44.html
7.
67766137000000000b00f37c
8.
67623e270000000013009611
9.
6762e49800000000090145e6
10.
676406db0000000014023c90
11.
6764072f000000000b00c420
12.
https://wjw.beijing.gov.cn/bmfw_20143/jkzs/jbzs/202409/t20240929_3909419.html
13.
https://wjw.beijing.gov.cn/bmfw_20143/jkzs/jbzs/202404/t20240410_3614987.html

老李今年63岁,患有糖尿病12年。近年来,他时常感到右下肢麻木乏力,短距离步行后会出现小腿酸胀疼痛。起初,他以为是年纪大了的正常现象,但3个月前,他的右足踇指甲周突然出现红肿,随后皮肤破溃形成难愈性溃疡,并逐渐扩大加深,还伴有脓液流出和恶臭。就医后,老李被诊断为糖尿病足,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这个案例警示我们,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需要高度重视和及早预防。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因长期高血糖导致下肢远端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进而引发的足部感染、溃疡及深层组织破坏的严重并发症。据统计,大约有15%-25%的糖尿病患者在其病程中会发展为糖尿病足。糖尿病人群发生下肢截肢的风险是非糖尿病人群的15-46倍,约14%-24%的足部溃疡患者需行截肢治疗。

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

  1. 足部冷感或跛行:由于周围血管病变导致下肢血运量减少,患者可能会出现间歇性跛行,严重时可出现静息痛。
  2. 皮肤变化:足部皮肤可能出现干燥、脱皮、起血痂、增厚增粗等改变。溃疡常见于足底、足趾间隙处,初期可能仅为破溃性红斑或水疱,后期可转变为表面覆盖黄白色坏死组织的溃疡,边缘不规则,基底混浊,伴有脓液渗出。
  3. 拇趾外翻畸形:这是糖尿病足的典型表现,可能由周围神经病变引起。
  4. 骨髓炎症状或骨折:创面反复发作,难以愈合,可能累及骨髓,导致骨髓炎或病理性骨折。

为了预防和管理糖尿病足,以下几点至关重要:

  1. 日常检查和观察:每天检查足部有无疼痛、肿胀、伤口、淤青、皮肤变色或水泡等迹象,特别注意趾间和脚底的状况。使用温水洗脚后,用柔软毛巾擦干,保持足部干爽。
  2. 清洁和保湿:保持足部清洁,使用温和的肥皂清洗。涂抹薄薄的保湿霜,避免脚趾间空隙,以预防感染。不要赤脚行走,以免踩到尖锐物体造成伤害。
  3. 选择合适的鞋袜:选择与脚型相匹配的鞋子,鞋子应柔软,用皮革制成的鞋面,既不太紧也不太宽松,避免导致磨伤或血液循环不畅。穿着的鞋子应该有助于平均分配体重,不仅仅集中在某一点。袜子应选择棉质或羊毛等透气性良好的材质,避免合成材料或化纤袜子。
  4. 控制血糖和心血管因素: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内,定期监测血糖。同时,积极控制血压、血脂和体重等心血管相关高危因素。戒烟,因为吸烟会破坏血管,影响伤口愈合。
  5. 避免受伤和感染:不要用脚踢东西,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修剪趾甲时不要剪得太短,避免损伤皮肤。不要使用热水袋、电热毯等取暖设备直接接触足部,以免烫伤。

预防和早期识别是关键:

  • 早期预警信号包括足部冷感、间歇性跛行、皮肤颜色改变、感觉减退或消失等。如果发现应及时就医。
  • 定期检查足部,包括ABI(踝肱指数)和神经感觉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足部问题。

糖尿病足虽可怕,但通过了解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检查手段、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等知识,可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最大程度减轻疾病影响,避免严重后果。作为糖尿病患者或家属,一定要重视足部护理,定期检查,及时就医,以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风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