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遇现代理念,<归来的村庄>演绎乡村振兴新篇
传统文化遇现代理念,<归来的村庄>演绎乡村振兴新篇
2024年9月21日晚,广州话剧艺术中心13号剧院座无虚席。随着舞台灯光渐起,一部聚焦新时代乡村变迁的原创轻喜话剧《归来的村庄》正式拉开帷幕。
这部由中共佛山市顺德区委宣传部指导,顺德区文化艺术发展中心出品的话剧,以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良金榜牛乳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为原型,讲述了一群年轻人回乡创业的故事。该剧历时1年创作,剧本经过十余次修改,凝聚了主创团队的大量心血。
一片牛乳引发的“牧牛传奇”
故事发生在岭南水乡的一个普通村庄。女主角梁心怡是一位在城市打拼多年的职场女性,因父亲突然病倒,她不得不回到家乡接管家族的牛乳作坊。然而,等待她的不仅是父亲的病情,还有作坊的经营困境和村民们的质疑。
梁心怡的回归,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她试图用现代经营理念改造传统作坊,却遭到保守的村民和家族长辈梁寒彬的反对。梁寒彬是村里的老顽固,固守着传统的牛乳制作工艺,对梁心怡的新想法嗤之以鼻。
与此同时,梁心怡的青梅竹马何世荣也回到了村庄。他原本是城市里的一名IT工程师,被梁心怡的创业热情所感染,决定放弃高薪工作,回到家乡帮助她。何世荣的归来,不仅带来了先进的营销理念,还带来了对梁心怡深深的爱意。
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的碰撞
《归来的村庄》巧妙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的冲突作为主线贯穿全剧。梁心怡代表了新一代年轻人对传统工艺的创新与突破,而梁寒彬则象征着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执着。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正是当下中国乡村发展面临的现实写照。
编剧俞虹表示,该剧探讨的不仅是传统技艺的传承,更是心灵的回归和文化的认同。它展现了年轻一代对乡村的重新认识和情感回归,以及乡村邻里间互助互爱的传统情感的回归。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巧妙地融入了岭南文化元素。粤剧、香云纱、大良鱼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剧中轮番登场,不仅丰富了舞台表现力,也让观众在欢笑与感动中体验到新时代乡村的美好与温度。
乡村振兴的青春力量
《归来的村庄》塑造了一群鲜活的新时代青年形象。他们面对爱情、事业和生活的挑战,展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智慧、勇气和乐观。
梁心怡的坚韧与智慧,何世荣的转变与成长,都让观众看到了当代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担当与作为。正如导演吴烨华所说:“这部作品试图捕捉并展现的,是乡村生活的质朴与现代理念的碰撞,以及在其中奋斗、成长的人物群像。”
该剧的演出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有观众表示:“这部剧很接地气,讲的都是老百姓的故事,演员们演出了真情实感,尤其是他们对文化传承的执着以及创业拼搏的精神,让人深受感动。”
艺术精品助力文化振兴
《归来的村庄》的成功,离不开强大的主创团队。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李仁义担任艺术总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特聘群文剧作家俞虹担任编剧,广东省艺术研究所青年戏剧导演吴烨华担任导演。此外,国家一级演员禤智红等实力派演员的加盟,也为该剧增色不少。
该剧的推出,是顺德区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顺德坚持打造原创文艺精品,先后成立6个馆办艺术团,成员达300多人,屡获国内外文艺大奖。从大型音乐剧《天边的云裳》到话剧《爱的拿铁》,再到《归来的村庄》,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顺德的文化软实力,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悉,《归来的村庄》未来还将进一步打磨和完善,推动剧目巡演、下基层公益演出,推广顺德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城市形象。同时,该剧将深入发挥地域特色资源优势,打造剧目IP,促进文化、美食、商业和旅游多维融合,形成本土特色的品牌文化项目,助力顺德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归来的村庄》不仅是一部关于乡村变迁的作品,更是一次对亲情、文化、经济和精神坚守与创新的深情呼唤。它让我们看到,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可以和谐共生,乡村生活依然充满希望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