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教授揭秘:科学减重的正确姿势
陈伟教授揭秘:科学减重的正确姿势
近年来,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作为慢性疾病中的独立病种及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肥胖症已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中国医促会临床营养健康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陈伟教授指出,肥胖作为一种复杂的慢性疾病,呼唤着多学科专家的联合协作,依据不同人群的特点、个人身体状况及遗传信息,制定精细化的营养干预方案。
医学减重阶梯疗法:个性化减重方案
陈伟教授强调,医学减重阶梯疗法是根据患者的肥胖程度和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减重方案,通过逐步增加干预措施的强度,确保减重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体来说:
- 对于BMI 24~27.9 kg/m²或腰围超标的患者,采取饮食调整、增加运动、心理治疗、行为干预和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综合策略。
- 对于BMI 28~32 kg/m²、腰围超标或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考虑加入药物治疗。
- 对于BMI≥32 kg/m²、存在危险因素或严重肥胖相关并发症的患者,建议采取手术治疗结合生活方式干预。
医学营养治疗:科学减重的核心手段
医学营养治疗是肥胖症治疗的基础,也是在肥胖自然病程中预防和控制行之有效的措施。陈伟教授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医学减重膳食方法:
限能量膳食(CRD)
CRD是指在目标能量摄入基础上每日减少能量摄入500~1000 kcal,或较推荐摄入量减少1/3总能量,其中碳水化合物占每日总能量的55%~60%,脂肪占每日总能量的25%~30%。研究发现,CRD干预后,体重平均减轻至初始体重的11%,并改善心脏功能。
高蛋白饮食(HPD)
HPD包括相对数量(蛋白质供能比)和绝对数量(蛋白质摄入量)的界定,多数HPD指每日蛋白质摄入量超过每日总能量的20%或1.5 g/(kg•d),但一般不超过每日总能量的30%或>2.0 g/(kg•d)的膳食模式。一项基于74项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系统评价发现,与常规蛋白质膳食相比,HPD更能显著减轻体重、缩小腰围。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LCD)
LCD通常指膳食中碳水化合物供能比≤40%,脂肪供能比≥30%,蛋白质摄入量相对增加,限制或不限制总能量摄入的一类饮食。一项为期2年的单中心平行组试验中,70名健康的绝经后肥胖女性被随机分为LCD组或健康对照饮食组。两种饮食都没有热量限制,主要结果是脂肪量的变化。结果显示,LCD可显著减少体重和脂肪含量。
科学减重的未来方向:规范化与多学科协作
陈伟教授指出,随着《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的发布,肥胖防治逐步规范化,包括临床路径中肥胖防治的每一个环节:怎么诊断、怎么筛查;又该如何给患者进行基础的生活方式管理;管理无效之后如何用营养的干预手段独立完成;独立完成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奏效,什么时候开始用药物、什么时候开始做手术等。
此外,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临床营养健康学分会已连续9年开展医学减重教学单位的遴选工作。自2024年8月正式启动申请工作以来,经专家委员会过对申请单位的医疗资质、团队及门诊情况、医学减重规范设施等条件进行了初步筛选,共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出374家医院成为“2025年度医学营养减重教学单位”。截至目前,共有500多家医疗机构已经加入到医学营养减重门诊工作当中,帮助更多肥胖人群走出减重误区,拥抱健康生活。
科学减重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专业指导和个性化方案。陈伟教授强调,通过多学科协作和规范化管理,可以为肥胖症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帮助他们实现健康减重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