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医生教你肝硬化患者饮食调理
金医生教你肝硬化患者饮食调理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减退及门静脉高压症。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30万新发肝硬化患者,其中约70%的患者在诊断时已处于失代偿期。因此,对于肝硬化患者来说,合理的饮食调理至关重要,不仅可以减轻肝脏负担,还能促进病情稳定和康复。
饮食原则
高蛋白饮食:肝脏是蛋白质合成的重要器官,肝硬化患者需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来维持身体需要。但过多的蛋白质摄入又会增加肝脏的负担,蛋白质的代谢产物血氨等不能及时被清除而出现肝性脑病。因此需要通过监测血氨等相关指标,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调整适合的蛋白质的摄入量。
低脂肪饮食:过多的脂肪会增加肝脏的负担,因此肝硬化患者应该选择低脂饮食。建议少吃一些含脂肪高的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奶油等。
限制盐分摄入:肝硬化患者容易出现腹水,限制盐分摄入有助于控制腹水。肝硬化患者应该控制盐的摄入,每天不超过5克。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生冷等食物,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具体建议
选择易消化的食物:肝硬化患者应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如面条、米粥等。避免食用带刺、带骨以及含粗糙纤维的食物,更不能食用硬、脆的干制食品,以防止刺伤食管造成破裂出血。
适量补充蛋白质:蛋白质对于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和修复非常重要。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但要注意避免过量,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限制水和钠的摄入:水和钠的潴留是导致腹水形成和加重的重要因素。患者应根据病情严格控制每日的饮水量,避免吃高钠食物,如咸菜、腌肉等,以减少体内液体潴留,减轻腹水症状。
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取: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获取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和提高免疫力。
少量多餐:避免一次进食过多食物,可减轻胃肠负担,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建议每天吃四到五餐,每餐的量适中,七、八成饱即可,不可贪多。
注意事项
禁酒:酒精是肝脏的毒素,会直接破坏肝细胞,加速肝纤维化的进程,而且也会影响肝脏的解毒能力,增加肝性脑病的风险。肝硬化患者应当绝对禁酒。
避免粗糙食物: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由于存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容易被坚硬粗糙的食物划破出血。因此建议食用软烂少渣的食物,如菜粥,软面条、馒头等。
控制餐量:春节期间聚餐机会多,席间酒菜丰盛。肝硬化患者暴饮暴食危害更大,可能会在暴饮暴食后诱发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肝性脑病。
定期监测:肝硬化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和相关指标,及时就医。
中医调理经验
中医在调理肝硬化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经验。例如,一位48岁的患者李先生,患有乙型肝炎20多年,经过中医调理后症状有所改善。中医方子包括当归、白芍、熟地、柴胡、香附、丹参、鳖甲、茯苓、泽泻、党参、白术、甘草等,通过补肝血、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等方法,有效缓解了腹水和身体水肿的症状。
总之,肝硬化患者的饮食调理需要综合考虑病情和个体差异,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合理安排饮食。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监测病情,及时就医,才能更好地控制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