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转账记录也能打官司?教你保存证据
微信转账记录也能打官司?教你保存证据
2024年5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修改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正式实施,其中明确规定微信、微博等聊天记录可作为证据使用。这一变化意味着,我们日常使用的微信转账记录,在关键时刻也能成为打官司的重要证据。那么,如何正确保存和提取这些记录呢?本文将为你详细解答。
微信转账记录的法律效力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微信转账记录属于电子数据证据的一种。在民事诉讼中,电子数据证据包括但不限于网页、博客、微博客等网络平台发布的信息,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即时通信、通讯群组等网络应用服务的通信信息,以及用户注册信息、身份认证信息、电子交易记录、通信记录、登录日志等信息。
但是,微信转账记录作为证据的效力并非绝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九十四条,电子数据存在下列情形的,人民法院可以确认其真实性,但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的除外:
- 由当事人提交或者保管的于己不利的电子数据;
- 由记录和保存电子数据的中立第三方平台提供或者确认的;
- 在正常业务活动中形成的;
- 以档案管理方式保管的;
- 以当事人约定的方式保存、传输、提取的。
因此,要使微信转账记录成为有效的法律证据,必须确保其完整性和真实性。
如何保存微信转账记录
截屏打印:将微信转账记录截屏后打印,是目前最常见的做法。但是,截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 字迹清晰,保证易于阅读;
- 要素完整,包括转账时间、金额、双方账号等关键信息;
- 排列有序,按照时间顺序整理。
录屏提交:利用录屏程序将微信转账记录录制下来,可以更直观地展示内容。录屏时要注意:
- 只提交与案件直接相关的记录,避免无关信息;
- 慢速拖动聊天记录,确保内容清晰可见;
- 及时提交文件,防止因格式问题无法上传。
现场演示:在法庭上现场登录微信账户,展示转账记录。演示时要注意:
- 使用保存转账记录的原始设备;
- 展示双方的微信号、头像等身份信息;
- 保护个人隐私,避免泄露无关信息。
导出账单:微信官方提供了账单导出功能,具体步骤如下:
- 打开微信,进入“我”-“支付”页面;
- 点击右上角的“钱包”;
- 进入“账单”页面,点击“全部交易类型”;
- 选择“转账”,即可查看转账记录;
- 最长可以导出180天的账单,可分多次导出。
如何在法庭上展示微信转账记录
- 登录验证:在法庭上登录微信账户,展示登录时使用的账户名称。
- 展示个人信息:在通讯录中查找对方用户,展示对方的备注名称、昵称、微信号、手机号等信息。
- 展示转账记录:进入通信对话框,逐一展示转账信息,包括转账时间、金额、附言等。
- 展示转账详情:点击“聊天详情”-“查看转账记录”,展示详细的转账支付信息。
注意事项
- 完整性:提交的微信转账记录必须完整,不能只截取对自己有利的部分。
- 真实性:确保记录未经篡改,不要删除或编辑关键信息。
- 身份验证:在提交转账记录时,同时提交双方的个人信息界面,以证明身份的真实性。
- 证据保全:如果担心手机数据丢失,可以提前进行证据保全,比如到公证处进行公证。
- 日期显示:在截图时要注意显示日期,如果是对话当天截图,需要重新截一次有日期显示的版本。
- 语音转文字:对含有微信语音的页面截图时,注意将语音转文字后再截图。
案例分析
在实际案例中,微信转账记录作为证据的使用情况如何呢?让我们看一个具体案例。
程小与郑琦(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多年微信好友,双方通过微信进行业务往来。程小为郑琦公司提供车铣刨磨床业务,但郑琦公司未支付8万余元加工费。程小诉至法院,提交了自制的供货单及大量微信聊天记录作为证据。然而,经法院比对,发现程小提供的聊天记录既不完整,也有删减,多处语音未转文字。最终,法院以证据不足为由,驳回了程小的诉讼请求。
这个案例说明,微信转账记录作为证据时,必须确保其完整性和真实性。任何删减或编辑都可能导致证据失效。
微信转账记录作为法律证据的效力已经得到确认,但要使其在法庭上发挥应有的作用,还需要我们正确保存和提取这些记录。记住,每一次转账都可能成为关键时刻的救命稻草,妥善保存你的微信转账记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