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我国难懂的4种方言:老外学不会,当地人也难听懂,是你家乡吗?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46:3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我国难懂的4种方言:老外学不会,当地人也难听懂,是你家乡吗?

中国地大物博,方言文化源远流长。从北到南,从东到西,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语言魅力。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最难懂的四种方言,感受它们的独特韵味。

“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尤其是文字更是文化中的精髓,随着我国国力的强盛,文化多元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热衷于中文,来到不同城市学习中文,这就导致他们的口音很容易被当地方言带偏。

由于每个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每个城市都有着自己的方言,甚至有些城市中、南、北也有着不同的方言。

这些方言中有的接近普通话,比如中原官话;有的则极为晦涩难懂,外地人听得只能摇头……

温州方言

在中国各地方言中,最难听懂的,当属温州方言数第一,它被人们戏称是“中国十大最难懂方言”,在美国影视剧中,温州方言被戏称为“恶魔之语”。

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温州人说温州话。”那么就让人好奇,温州方言究竟有多难懂?

温州话真正“可怕”之处在于,不仅外地人听不懂,就连温州本地人也不能保证能完全听懂!

因为温州话分很多种,比如:瓯语、闽南语、蛮语、畲语、浦语、金乡语等。

这几种方言每一个都有自己独特音调,他们之间都难以交流,哪怕是两个相邻地带也会出现两种及两种以上的语言。

尽管如此,这些方言都同属于“瓯语”,是最地道的“温州话”,属于吴语方言,是汉藏语系汉语语族吴语瓯江片方言。

吴语的诞生起于汉末东吴,南北朝后期至唐初就已经有了雏形,到了宋朝时期才有了成熟期。

时至今日,温州话已经有了1500年左右的历史,是中国方言中具有“活化石”级别的学术地位。

而温州话(瓯语)已经成为南部吴语的代表,在温州市,瓯语根据区域又被分为纯瓯语区、准瓯语区和半瓯语区三类。

吴语又分南北两种,温州话则属于“南部吴语”,无论是在发音还是在用词和语法等各个方面都与北部吴语都有着很大的区别,且无法进行沟通。

南北两区的主要区别在于“三”“丹”“凡”“扮”“减”“颜”等字的韵母,北区读开口度大的前元音[ɑ],南区读开口度稍小的后元音[ɔ]。

在语法上,温州话喜欢用倒装句,习惯在定语、名词和副词后置于动词及形容词,如:菜咸、饭焦、吃添、苦倒等;在对待动物的称呼上,也常常会在后面加上性别,如:猪牯、猪娘等。

据记载,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还击战中,温州话成了阻止我国消息外泄的重要语言,直接让越军的情报员抓了瞎。

这就是为什么温州话会成为中国十大最难懂方言第一名。

四川方言

四川方言与温州方言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温州方言是完全听不懂,四川方言是听得懂,但又不能完全听懂。

四川方言是西南地区的一种汉语方言,又称巴蜀方言,在语法、词汇、语音等方面和普通话有着很大的一致性,同时也有自己不同的特点,特别是在语音的差异上。

四川语音体系包括声母20个,韵母36个,声调4个,同时还存在着韵母儿化现象,四川人多,外来务工人员多,所以四川方言为广大人民所熟悉。

而四川方言则以信奉盆地为中心,除非汉族居民以外,四川省和重庆市均讲四川方言。

但由于重庆位于渝西地区,这里有着大片的客家族和湘族人群,重庆地区的方言与正宗的四川话还有着很大的区别,重庆话较四川话来说,偏硬、直、平,比如:“哩”和“哪点”。

除了语音上的不同,四川话在词缀上与普通话也有着很大的区别,它拥有普通话中没有的特殊词缀。

在四川话中,最常见的词缀便是“倒”“头”,比如:“估倒”“谐倒”“耍头”“搞头”等等。

除了这些,四川话中,还有一些词缀是普通话中常见的,但表达的含义却大不相同,如“子”,在普通话中通常表示人的义项。

而在四川话中,多作为代词和形容词,成为名词和动词的后缀,其中名词占据了多数,比如:羊子、蜂子等,这些词去掉“子”之后,还是原有事物,其词义词性不变。

此外,四川话在句法上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最常见的便是句式便是“得V/不得V”“V得/V不得”。

关于这一点,举几个例子,大家就可以明白究竟是何意思,例如:勒闷得罪人的事情,我才不得做。意思是:这么得罪人的事情,我可不干。

这就是最开始所说到的,四川话对于外地人来说,听得懂,但又没完全听懂。

福州方言

在我国众多方言中,除了温州话最难听懂以外,闽南语与其也是并列第一,而仅次于它们便是福州话,也称闽东语。

语言学家赵元任就曾说过:“中国方言最难最复杂的,恐怕要算是福州话了。”

福州话其实是闽语中的一个分支,因为福州处于闽江下游、福建省东部,所以隶属于闽东地区,成为了闽东语的代表性方言。

福州人习惯称福州话为“平话”,即“日常生活用语”,而福州方言又是汉语各个语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福州话下层是古代闽越人所说的话,主要是从魏晋时代迁入的古吴语、古楚语构成的。

到了近代后,普通话出现了大量的新词汇,开始纷纷进入福州话,甚至不少外语也进入了福州话。

经过近三百年的历史,各种语言的结合,福州话在语音和词汇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也正因如此,福州话才有了自己的特色。

福州话主要分布在福建闽江中、下游到入海口这一段,共包括11个县,此外,一些与福州方言关系较近但并不说福州方言的闽东地区,也把福州话看作是自己的“第二方言”。

除此之外,福州方言在东南亚以及美国的很多华人群体中都有广泛的使用,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福州方面区的华裔。

但对于外省的人来说,福州话不仅是最难听懂的语言,也是最难学的,其原因在于福州话的音韵。

福州话主要由16个声母、9个基础韵母和1个韵尾组成,而在声母中有两个音还是在音变过程中发现的,再加上福州话还有着大量的连续变调、声母变化和韵母变调。

不仅如此,在福州话中,一个词语有着好几种读音,且每种读音都有着不同的含义,这大大增加了外地人学习福州话的门槛。

潮州方言

潮州话隶属于闽南话,是中国古代一种十分古老的正式语,其古汉语习俗中的许多成份都保存了下来。

潮州方言现在也叫“潮汕话”,它的流行范围是潮州,汕头,揭阳三个地方。

潮州话虽然是闽南语的一个分支,但和闽南语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而且学习起来也要困难得多,

全国通用的四种发音,而潮州方言却是八种,另外,在潮州话使用区内也有着一定的口音差距,尤其是汕头市话与其他县、乡、镇的方言有很大的不同,这一点尤为明显。

因为市区大多数都是年轻人,在如今的社会中,基本上说的是普通话,很多潮州话被“同化”,而在乡村的人基础都是老一辈的村民,他们的口音都是比较重的,可以说是最正宗的潮州话。

潮州人在18-20世纪成为东南亚移民的主要人群,潮州语在海外各国成为一种主要的语言。

但是现在,全世界都很少有人会讲潮州话了,受同样的文化和传媒的熏陶,不少新加坡华裔的潮州话,也逐渐转而说英语、说华语、说闽南语,同时,华语已逐步取代潮汕话,成为年轻人使用的主流语文。

结语

由于每个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方言,甚至有些城市中一北一南也有不同的方言。

给我们造成了很多沟通上的障碍,有些方言很好理解,有些方言外地人听着都像外国话,而那些还在努力学好普通话的外国人,也被一些方言弄得晕头转向。

但不论哪种方言,都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代表了当地的人文风俗,是历史与文化的载体,对我国传统文化有着很重要的传承意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