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织红细胞计数及临床意义
网织红细胞计数及临床意义
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的过渡细胞略大于成熟红细胞 (直径 8.0~9.5 μm),其胞质中残存的嗜碱性物质 (核糖体RNA)经碱性染料如新亚假蓝、煌焦油蓝等活体染色后,形成蓝色或紫色的点粒状或丝网状沉淀物。
网织红细胞根据网状物的各种形态分为以下4个类型:
Ret检测方法及原理
染色原理
网织红细胞是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处于有核红细胞刚刚失去核的阶段。由于细胞质内残留有嗜碱RNA(带负电荷),用碱性染料(带正电荷)活体染色,胞体内可见蓝色点状或网状结构。
普通显微镜法
采用新亚甲蓝与全血1:1混匀,在室温条件下染色3min~5min,然后制成血片,在低倍镜下先浏览全片的细胞分布情况,以确认细胞均匀地分布于适当的计数区域内,然后在油镜下采用垛式法计数红细胞与网织红。显微镜法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多,且耗时费力。
血液分析仪法
特殊染料与网织红细胞中RNA结合后进行 RNA 定量,可精确计数网织红细胞占红细胞的百分数 (Ret%), 并可根据RNA含量将网织红细胞分类及计算网织红细胞其他参数。
网织红细胞计数仪法
用荧光染料使含RNA的网织红细胞着色,用流式细胞仪(FCM)计数并计算出网织红细胞的百分比,并客观地将网织红细胞分成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HFR)、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MFR)、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LFR)。荧光强度越高,网织红细胞越幼稚。
临床意义
反映骨髓造血功能
(1)Ret增多:
表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见于各种增生性溶血,溶血性贫血尤为显著;
(2)Ret减少:
表示骨髓造血功能减低,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标准之一:Ret<15×109/L)、白血病等;
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RPI):反映骨髓造血功能指标,代表Ret的生成量相当于正常人的倍数。计算公式为:
*HCT:红细胞比容
Ret成熟时间和红细胞比容的关系
健康人的RPI为1,RPI>3 时,提示溶血性贫血或急性失血性贫血;RPI<2 时,则提示红细胞生成减少所致的贫血。
观察贫血治疗效果
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细胞贫血经有效治疗 2~3 天后,网织红细胞开始上升,7~10 天达到最高峰(约 10%),2 周后逐渐降至正常水平。
监测骨髓移植成功与否
骨髓移植后第 21 天,如网织红细胞 > 15x109/L,常表示无移植并发症;若小于,则提示可能移植失败。
药物影响
许多药物可引起外周血液网织红细胞变化,可导致网织红细胞假阳性的药物有解热药、氯喳、左旋多巴、奎宁等;可导致网织红细胞假阴性的有硫哗瞟吟、氯霉素、甲氨蝶吟等。
本文原文来自百度百家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