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明清建筑活化石”与“藤编之乡”:成都两古镇入选地名保护名录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53:4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明清建筑活化石”与“藤编之乡”:成都两古镇入选地名保护名录

近日,成都市民政局发布了2024年新增成都市地名保护名录名单,崇州的街子镇和怀远镇成功入选。这两个千年古镇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有众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此次入选地名保护名录,将进一步推动古镇的保护与修复工作,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到崇州的古建筑之美。

01

街子古镇:明清建筑的活化石

街子古镇位于成都市崇州市西北部,是一座具有1000多年历史的古镇。这座古镇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方特色,尤其是农耕文化与佛教文化的完美融合而闻名。

古镇中心的光严禅寺,始建于唐代,历经千年沧桑。寺内建筑布局严谨,殿宇宏伟,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传播地。寺庙里的僧侣经常组织各种法会和佛学讲座,向信徒传授佛教知识,引导他们向善。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古镇的文化生活,也让佛教文化在这里得到广泛传播和深入发展。

除了佛教文化,街子古镇还是农耕文明的繁盛之地。古镇周围的田野和溪流,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这里的农耕文化源远流长,代代相传的农耕技艺和智慧不仅滋养了这片土地,也塑造了古镇居民勤劳朴实的性格。

古镇的建筑风格以明清时期为主,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被誉为“明清建筑活化石”。漫步在古镇的街道上,仿佛穿越回了明清时期,可以感受到当时的生活气息和建筑艺术的魅力。

02

怀远古镇:藤编之乡的文化传承

怀远古镇位于崇州市东南部,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镇。古镇因水而兴,曾是文井江上的重要码头集市,早在明代就有“小成都”之称。古镇内保存着大量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建筑,古街古巷纵横交织,每一栋建筑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

怀远古镇最著名的文化特色是藤编技艺。这里盛产野生青藤,为藤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千年来,怀远人利用藤条资源,编织出各式各样的生活器具,不仅实用美观,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怀远镇也被誉为“藤编之乡”。

怀远藤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制作工艺精湛,编织手法多样,产品种类繁多,从日常用品到工艺美术品,应有尽有。藤编技艺不仅是怀远古镇的文化符号,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03

入选地名保护名录的意义

成都地名保护名录的设立,旨在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地名,防止因城市化进程而消失的历史记忆。街子镇和怀远镇的成功入选,不仅体现了成都市对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视,也为古镇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此次入选将进一步推动古镇的保护与修复工作,为古镇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也将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和真实的历史文化体验,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到崇州的古建筑之美。

随着保护工作的推进,街子古镇和怀远古镇必将成为展现成都历史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