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这些“降糖产品”都是假的
当心!这些“降糖产品”都是假的
近日,浙大二院药剂科主任药师徐慧敏发出重要提醒:市场上充斥着许多声称“纯天然”的降糖产品,如“降糖贴”、“五谷化糖丸”等,但实际上这些产品大多未经官方批准,无法真正起到降糖作用。徐慧敏主任强调,只有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才能有效治疗糖尿病。她呼吁糖尿病患者切勿轻信这些虚假宣传,应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这一提醒并非空穴来风。据统计,2023年,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民生领域违法案件56.5万件,涉案货值达28.1亿元,其中就包括大量涉及虚假宣传和违法广告的案件。这些案件中,有不少是针对糖尿病患者的虚假降糖产品。
以低糖电饭煲为例,江苏镇江市消费者协会曾对4款低糖电饭煲进行体验调查。结果显示,低糖电饭煲和普通电饭煲煮出的米饭在人体内形成的血糖差异不大,没有起到实际的降糖作用。这种虚假宣传不仅误导了消费者,还可能对糖尿病患者造成严重后果。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老年人信息不对称、辨别力较低的特点,通过虚假宣传销售所谓“降糖产品”。例如,上海周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吸引老年人到其经营场所体验可喜安电位温热治疗仪,宣称该治疗仪具有治疗神经性疾病、高脂血症、糖尿病、肺癌、高血压等疾病的功能。而实际上,该治疗仪并不具备这些功能。类似案例还有河北枣强县德会体育用品经营部虚假宣传案、江西九江市福鑫柏健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虚假宣传案等。
这些虚假宣传行为不仅骗取了老年人的钱包,更严重的是,它们可能让糖尿病患者忽视必要的降糖措施和药物治疗,延误病情,引发不良后果。
那么,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正确选择降糖产品呢?徐慧敏主任药师明确指出,只有经过国家药监局批准的药品才能有效治疗糖尿病。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预测,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将持续增长,到2045年将达到7.83亿。在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已达到1.41亿,预计到2045年将增至1.74亿。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2024年已有超过50个糖尿病药物品种获批上市,包括4个1类新药。其中,DPP-4抑制剂和SGLT2抑制剂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重要产品,市场表现活跃。
以DPP-4抑制剂为例,目前国内市场已有9款创新药获批,包括默沙东的西格列汀、BMS/阿斯利康的沙格列汀、诺华的维格列汀等。其中,西格列汀在2023年等级医院的销售额达17.96亿元,今年上半年规模达9.35亿元。另一类重要药物SGLT-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在2023年等级医院销售额达34.79亿元,同比上涨21.5%。
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降糖产品,糖尿病患者应保持理性,不要轻信虚假宣传。选择降糖产品时,务必认准经过国家药监局批准的正规药品,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同时,市场监管部门也应继续加大打击力度,维护消费者权益,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