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22公里、16小时:南航开通中国最长国际航线
14122公里、16小时:南航开通中国最长国际航线
中国南方航空于5月11日正式开通深圳至墨西哥城航线,使我国跻身全球最长航线运营行列。这条新航线引发了人们对其在全球排名、盈利能力及运营特色的关注。
目前,全球十大最长航线如下:
- 新加坡航空:新加坡-纽约肯尼迪,日班,15331公里,参考用时18小时40分钟,使用A350-900ULR客机,往返票价约40000元(人民币);
- 新加坡航空:新加坡-纽约纽瓦克,日班,15327公里,18小时25分钟,A350-900ULR,往返约40000元;
- 卡塔尔航空:多哈-奥克兰,日班,14526公里,15小时55分钟,A350-1000,往返约20000元;
- 澳洲航空:珀斯-伦敦希斯罗,日班,14500公里,17小时35分钟,787-9,往返约20000元;
- 澳洲航空:墨尔本-达拉斯,每周三班,14468公里,15小时45分钟,787-9,往返约20000元;
- 澳洲航空:奥克兰-纽约肯尼迪,每周四班,14207公里,16小时15分钟,787-9,往返约14000元;
- 阿联酋航空:迪拜-奥克兰,日班,14193公里,15小时45分钟,A380-800,往返约18000元;
- 南方航空:深圳-墨西哥城,每周二班,14122公里,16小时,A350-900,往返约28000元;
- 新加坡航空:新加坡-洛杉矶,日班,14093公里,15小时10分钟,A350-900ULR,往返约20000元;
- 印度航空:班加罗尔-旧金山,每周三班,13980公里,16小时10分钟,777-200LR,往返约15000元。
全球超长航线主要由A350和787机型执行。航空公司通常不愿开通超长航线,因为成本高、风险大。飞机需要携带大量燃油,这会减少载客量和货物容量,导致人均燃油成本显著增加。
然而,一些产油国的航空公司,如卡塔尔航空和阿联酋航空,由于自身产油优势,能够承担更高的运营成本。它们专注于高端商务旅客,提供高水平的服务,从而实现盈利。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与欧洲和美国的联系需求迫切,因此拥有众多跨欧亚大陆和跨太平洋航线。澳洲航空的高端旅客较多,经营水平较高,在运营超长航线上相对成功。
超长航线的票价通常很高,上座率稍有波动就可能导致亏损。此外,机械故障或飞行中旅客突发疾病等情况,也会带来额外的成本压力。新加坡航空通过提供宽敞的座位和优质的服务,成功运营全球最长的两条航线,经济舱往返票价高达40000元。
超长航线的运营成本不仅体现在燃油消耗和意外费用上,还包括后勤支持。例如,通常需要配备两到三个机组人员轮流工作,落地后需要安排住宿,如果航班频率不高,机组人员可能需要等待多天才能返回,进一步增加人工成本。
我国新开通的超长航线被业界戏称为“妻离子散”,因为飞行员和乘务员每次出勤后需要9天才能回家。如果家庭出现紧急情况,很难及时应对。此外,航线取消也会给旅客带来不便,特别是在航班频率较低的情况下。
南方航空的CZ8031/8032航班目前每周仅两班,预计未来需要增加到每天一班才能实现盈利。此外,南航A350-900的客舱布局相对紧凑,经济舱座位较多,可能影响旅客体验和上座率。相比之下,旅客可以选择先飞往美国再转机至墨西哥,既便宜又能中途休息。
我国与墨西哥之间此前曾有直航航线,但很早就停运。现在宽体机过剩,且油价处于低位,南方航空开通这条航线,虽然可能面临亏损,但有助于培养市场,未来有望实现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