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老年抑郁症:焦虑、失眠、自杀风险高,这些症状别轻视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27:5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老年抑郁症:焦虑、失眠、自杀风险高,这些症状别轻视

每7名65岁以上的老人,就可能有一个抑郁症。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被大家忽视了,因为我们总是默认人老之后体弱多病,是悲观的、无法被治愈的。可是他们却一直在饱受抑郁症折磨,孤独、失望、悲伤,无处倾诉,无处求医,最终只能走上自杀这一条路......

老年抑郁症的6大典型症状

1. 焦虑/激越

焦虑和激越是老年期抑郁障碍最为常见而突出的特点,以至于掩盖了抑郁障碍的核心主诉。主要表现为过分担心、灾难化的思维与言行以及冲动激惹。常用“没有精神”、“心里难受”等描述自己的抑郁体验,或有坐立不安、紧张、担心、心慌,主诉多,好纠缠,碰到别人就说自己不舒服的焦虑表现。

2. 躯体不适主诉突出

老年期抑郁障碍患者可因躯体不适及担心躯体疾病辗转就诊多家医院,其中以消化道症状最为多见,如食欲减退、腹胀、便秘或含糊的上腹部不适感。另外,乏力、头部不适、心悸、胸闷及找不出器质性背景的头痛、躯体痛也较为常见。不少患者常常纠缠于某一个躯体症状,历经检查及对症治疗效果不佳,以多种躯体不适为主诉的“隐匿性抑郁”是常见类型。

3. 精神病性症状

精神病性抑郁常见于老年人,神经生物学易感因素、老龄化心理和人格改变以及社会心理因素均与老年重性抑郁发作时伴发精神病性症状密切相关。常见的精神病性症状为妄想,偶有幻觉出现,需警惕是否存在器质性损害。疑病、虚无、被遗弃、贫穷和灾难以及被害等是老年期抑郁障碍患者常见的妄想症状。

4. 自杀行为

患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降,依赖性增强,遇事犹豫不决。有些患者活动减少,回避社会交往,卧床时间增加。严重的患者可以出现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完全处于无欲的状态。最危险的病理意向活动是自杀的企图和行动。抑郁是老年人自杀的危险因素,老年期抑郁障碍的危险因素也是其自杀的高危因素。与年轻患者相比,老年期抑郁障碍患者自杀观念频发且牢固、自杀计划周密,自杀成功率高。严重的抑郁发作、精神病性症状、焦虑/激越、自卑和孤独、躯体疾病终末期、缺乏家庭支持和经济困难等因素均可增加老年人的自杀风险。

5. 认知功能损害

认知功能损害常常与老年期抑郁障碍共存,常表现为记忆力下降,计算能力、理解和判断能力下降,被认为是脑功能不全的体现,是抑郁的易感和促发因素晚发抑郁障碍患者长期处于抑郁期,可增加痴呆的风险,甚至可能是痴呆的早期表现。抑郁发作时认知功能损害表现是多维度的,涉及注意力、记忆和执行功能等,即使抑郁症状改善之后认知损害仍会存在较长的时间。

6. 睡眠障碍

失眠是老年期抑郁障碍的主要症状之一,表现形式包括入睡困难、易醒、早醒以及矛盾性失眠。失眠与抑郁常常相互影响,长期失眠是老年期抑郁障碍的危险因素,各种形式的失眠也是抑郁障碍的残留症状。睡眠相关运动障碍包括不宁腿、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以及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等也出现在老年期抑郁障碍,需注意排查脑器质性疾病、躯体疾病以及精神药物的影响。

多病共存,老年人抑郁症的最危险之处

老年期抑郁障碍在疾病分类学上并非一个独立的疾病单元,须遵循ICD-10诊断标准进行抑郁发作和复发性抑郁障碍的诊断,注意区分抑郁发作是独立发生还是附加于其他疾病。对于同时患有其他躯体疾病的老年人,在进行抑郁发作诊断时,需要考虑两者之间的潜在关系,包括:

(1)抑郁症状可能是躯体疾病的先兆;
(2)抑郁症患者可能合并潜在的躯体疾病;
(3)抑郁症状可能由躯体疾病所致。

与焦虑共病

临床特征为比单纯抑郁具有更严重的躯体症状,药物副作用加重,社会功能更为低下,功能性丧失增加,自杀观念及自杀率高,更可能应用苯二氮卓类药物。

与痴呆共病

常见于主观性记忆丧失的患者,可能是痴呆的前驱症状,在认知功能损害或轻度痴呆的患者中,焦虑的患病率增加,更可能与共存的抑郁有关。

与躯体共病

表现为焦虑程度加重或在许多疾病中发展成焦虑障碍,常见疾病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CAD,心绞痛,心律失常、COPD、胃肠道疾病等。

实例:焦虑与冠心病

男性焦虑患者患致命性冠心病的可能性为无焦虑者的两倍(OR=1.94),心肌梗死后焦虑很常见,焦虑程度越高,心脏病复发的可能性就越大。某些资料表明焦虑可用来解释抑郁与心肌梗死的关系,表明了疾病间的相互关系。

以上便是老年抑郁症的相关表现了,而下一篇我们会详细解读抑郁症的治疗措施。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