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德园里的千年传承:上虞的孝文化故事
孝德园里的千年传承:上虞的孝文化故事
上虞,这座江南古城,因孝女曹娥而闻名。东汉时期,年仅十四岁的曹娥为寻找溺水的父亲,投江寻亲,最终与父尸一同浮出水面。这一孝行感动了世人,也成就了一段流传千年的佳话。曹娥的故事,不仅塑造了上虞的孝文化传统,更成为中华民族孝道文化的重要象征。
曹娥的孝行,被后人铭记于史册,更凝结成一座城市的孝文化符号。在上虞,曹娥江因她而得名,曹娥庙为她而建,而中华孝德园则是孝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孝德园坐落于曹娥江西岸的凤凰山麓,以“孝德文化”为主题,依托虞舜和孝女曹娥进行构建。这里不仅是4A级景区,更是上虞人精神寄托的所在。
步入孝德园,最引人注目的是亚洲最大的群雕石象——舜耕群雕。这座高达13米的石象,象征着孝德文化的厚重与深远。石象旁,大舜庙、虞舜宗祠、般若寺等建筑错落有致,每一处都凝结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的孝道文化。孝德园内,孝文化不仅体现在建筑和雕塑上,更融入了各类文化活动中。每年的孝文化节、孝德讲堂等活动,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参与,感受孝文化的魅力。
2024年,孝德园迎来了一位新成员——吉象“壮壮”。这头长20米、高13米、重43吨的机甲巨象,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机甲装置。吉象阁项目以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纹样为设计元素,打造了一个充满中国传统文化氛围的主题乐园。在这里,游客可以体验吉象主题淘气堡、碰碰车等游乐设施,感受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孝文化在上虞,不仅是一种历史传承,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漫步上虞街头,孝文化元素随处可见。里直街上,一家家创意餐厅和特色小店,将孝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多宝讲寺内,藏传佛教与孝文化相得益彰,营造出独特的文化氛围。
上虞的孝文化,不仅体现在景点和建筑上,更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中。在上虞,孝文化与旅游、商业、艺术等多元文化形态相互融合,展现出勃勃生机。2024年,上虞首届氧气吉象音乐节吸引全国近4万名乐迷,创下省内单日参与人数新高。同年推出的“漫游娥江”项目,将曹娥江打造成集观光、餐饮、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游船,开辟“水上唐诗路”“畅游未来城”两条特色航线,让游客在行浸式体验中感受孝文化的魅力。
上虞的孝文化,不仅是一种历史记忆,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在这里,孝文化与现代生活完美融合,展现出勃勃生机。无论是吉象阁的创新演绎,还是音乐节的青春活力,亦或是“漫游娥江”的诗意体验,都在诉说着一个共同的主题:孝文化,历久弥新,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