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工如何预防职业病?
汽车维修工如何预防职业病?
汽车维修工在日常工作中面临着诸多职业病风险,如电焊产生的粉尘、喷漆释放的化学毒物以及长时间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下的听力损害。为了预防这些职业病,维修工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比如佩戴防尘口罩、耳塞,使用通风设备降低有害物质浓度,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以及加强个人防护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少职业病的发生,保障自身健康。
汽车维修工的职业病类型与危害
汽车维修工作中常见的职业病类型主要包括粉尘危害、化学毒物危害和手臂振动病等。
粉尘危害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漂浮在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固体颗粒。汽车维修工作中,打磨、切割等操作会产生大量粉尘,这些粉尘不仅会污染工作环境,还会对维修工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生产性粉尘的来源非常广泛,包括矿物性粉尘(如石英、滑石、煤等)、金属性粉尘(如铅、锰、铁等)和人工无机性粉尘(如水泥、玻璃纤维等)。长期大量吸入粉尘,可导致尘肺病或其他肺部疾患,严重时可使劳动能力下降或丧失。此外,某些粉尘还具有致癌性,如石棉是世界公认的致癌物质,可引起间皮细胞瘤,增加肺癌发病率。
化学毒物危害
汽车维修工作中使用的各种有机溶剂,如苯、甲苯、二甲苯、二氯乙烷、正己烷等,都属于有毒有害物质。这些化学毒物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对维修工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例如,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染料、合成橡胶、农药生产以及油漆制造、建筑喷漆、制鞋厂、家具厂、箱包加工厂等。苯会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患有血液系统疾患、肝肾疾病以及哮喘患者均不宜从事苯作业。急性苯中毒症状包括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兴奋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手臂振动病
手臂振动病是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而引起的一种职业病,主要表现为手部末梢循环障碍、手臂神经功能障碍和(或)骨关节肌肉损伤。汽车维修工作中,使用打磨机、高压水枪等振动工具时,容易引发这种疾病。
手臂振动病的早期症状包括手麻手痛、僵硬无力、失眠乏力等。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振动性白指,表现为手指受冷时持续出现麻胀痛,手指颜色由灰白转为苍白,继而潮红,关节肿胀变形,甚至萎缩。目前该病尚无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早发现、早诊断至关重要。
职业病预防措施
针对上述职业病危害,汽车维修工需要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包括技术措施、卫生保健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
技术措施
- 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通过采用遥控操纵、计算机控制、隔室监控等自动化技术,避免直接接触粉尘。
- 湿式作业:在打磨、切割等操作中采用湿式作业方式,如湿式碾磨石英或耐火材料、矿山湿式凿岩、井下运输喷雾洒水、煤层高压注水等,可有效防止粉尘飞扬。
- 密闭、抽风、除尘:对不能采取湿式作业的场所,应采用密闭抽风除尘办法,防止粉尘外溢。
卫生保健措施
- 接触者健康监护:定期对维修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体检、岗中的定期健康检查和离岗时体检。检查间隔时间根据接触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和空气粉尘浓度而定。
- 特殊人群防护:凡有活动性肺内外结核,以及各种呼吸道疾病患者,都不宜参加接尘工作。对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应接种卡介苗;阳性者预防性抗结核化疗,以降低尘肺合并结核的发病。
个人防护
- 防护用品:佩戴防尘护具,如防尘安全帽、防尘口罩、送风头盔、送风口罩等。在接触化学毒物时,应佩戴防毒面具。
- 个人卫生:讲究个人卫生,勤换工作服,勤洗澡,减少粉尘和化学物质的附着。
行业标准与监管
为保障汽车维修工的职业健康,国家和行业层面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和规定。例如,新国标《汽车维修业经营业务条件》(GB/T 16739)于2024年4月1日起实施,将汽车维修行业准入管理由“许可”改为“备案”。新标准在八个方面进行了修订,包括标准名称、适用范围、组织管理条件、人员条件、设施条件、设备条件、通用条件和特殊条件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电气系统维修专项中增加了电动汽车维修业务,并增加了针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维修专用设备要求以及从事电动汽车高压系统维修人员的条件要求。这些新标准的实施,为汽车维修工的职业健康提供了更加全面的保障。
案例分析
在实际工作中,职业病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直接影响到维修工的健康状况。例如,在黑龙江省延寿县的一起案例中,邓某因工伤保险待遇与某公司发生争议并诉至法院。法院判决该公司应支付邓某相关工伤保险待遇,其中包括每月支付伤残津贴。然而,该公司在近20年的时间里从未主动履行过给付伤残津贴的义务,导致邓某每年都要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024年初,延寿县人民法院针对该公司行为发出司法建议书,建议其通过合法且便捷的方式履行给付义务,并将司法建议书抄送至延寿县总工会。延寿县总工会根据司法建议书,向该公司发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最终,该公司接受了相关建议,自2024年起定期向邓某支付伤残津贴,并将整改结果以回函的方式进行反馈。
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工会和司法机构在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多方协作,可以有效推动企业落实职业病预防措施,保障维修工的合法权益。
结语
汽车维修工的职业健康问题不容忽视。通过了解职业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维修工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减少职业病的发生。同时,企业和社会也应加强对维修工职业健康的关注,提供必要的防护设施和健康管理,共同营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