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芙蓉遍植,成都由此得名“蓉城”
五代芙蓉遍植,成都由此得名“蓉城”
成都,这座位于中国西南的千年古都,拥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而它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别称——蓉城,更是充满了故事和传说。那么,成都为何会被称为蓉城呢?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呢?
五代十国时期的芙蓉盛景
要追溯成都为何被称为蓉城的渊源,我们不得不回到五代十国时期。那时,成都正处于蜀后孟昶的统治之下。孟昶作为后蜀皇帝,虽然政绩平平,但他却有一个特别的爱好,那就是遍植芙蓉于成都城内外。在他的倡导下,成都的街头巷尾、宫廷庙宇、城墙内外,都种满了芙蓉花。每当盛夏时节,芙蓉花开,整个成都城都被装点得如诗如画,繁花似锦,宛如仙境。
芙蓉花的盛开,不仅美化了成都的城市环境,更成为了成都的一张名片。人们纷纷称赞成都为“芙蓉城”,这个美名也逐渐传遍了四海。而孟昶种芙蓉的初衷,虽然更多的是为了个人喜好和观赏,但客观上却推动了成都城市的美化和发展。
汉代蜀锦与芙蓉文化的渊源
除了五代十国时期的这段历史外,成都与芙蓉的渊源还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期。早在汉代,成都就因织锦业发达而享有盛名,当时成都所产的蜀锦名扬天下,甚至成为了国家的重要贡品。为了管理这一繁荣的产业,汉朝特设锦官于成都,故成都又有“锦官城”之称。而芙蓉与锦官城的结合,更是让成都的美名远
芙蓉文化在现代的传承
随着时间的推移,成都的芙蓉文化逐渐深入人心。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普通百姓,都对芙蓉花情有独钟。他们不仅在诗中赞美芙蓉的美丽,更在生活中与芙蓉相伴。芙蓉花成为了成都的象征,而“蓉城”这个称呼也成为了成都的代名词。
到了现代,成都更是将芙蓉文化发扬光大。1983年,成都市政府正式命名芙蓉花为成都市市花,这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尊重,更是对成都城市形象的提升和塑造。如今,在成都的大街小巷、公园广场、甚至是居民家的阳台上,都可以看到盛开的芙蓉花。它们与这座城市的人们共同见证着成都的繁荣与发展。
成都的其他美誉
除了芙蓉花的美名外,成都还有许多其他的别称和美誉。比如“锦城”、“天府之国”等,这些称呼都反映了成都的历史和文化特色。而“蓉城”这个称呼,则更是将成都的美丽和优雅展现得淋漓尽致。
本文原文来自百度百家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