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取栓治疗成脑卒中主流疗法,技术进步提升治疗效果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28:1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取栓治疗成脑卒中主流疗法,技术进步提升治疗效果

脑卒中取栓治疗是指通过医疗手段,将血栓从脑血管中取出,以恢复脑部血流,减少或消除脑卒中症状的治疗方法。取栓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尽快恢复脑部血流,减轻或避免脑组织的进一步损伤,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脑卒中主要分为缺血性脑卒中(85%90%)和出血性脑卒中(10%15%)。脑卒中的常见症状包括突发一侧肢体无力、感觉异常、言语不清或不能言语、视力模糊或丧失等。

取栓治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但直到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临床研究的深入,取栓治疗才逐渐成为缺血性脑卒中的主流治疗方法。目前,取栓治疗技术已经从最初的简单机械取栓发展到现在的复杂机械取栓、药物溶栓和血管内支架置入等多种方法。同时,随着影像学技术和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取栓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脑卒中取栓治疗是通过手术方法将阻塞脑血管的血栓取出,恢复脑部血流,从而挽救脑组织,降低脑卒中导致的残疾和死亡风险。脑卒中取栓治疗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理:首先,及时恢复脑部血流可以挽救因缺血而濒临死亡的脑组织;其次,取栓治疗可以缩小脑卒中的范围,减轻症状;最后,取栓治疗可以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脑卒中取栓治疗的适应症主要包括年龄在18-80岁之间,发病时间在6小时以内,CT或MRI证实为缺血性脑卒中,且无颅内出血或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的患者。禁忌症主要包括脑部大面积梗死、颅内动脉瘤、颅内或颈部手术史、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等。

目前常用的取栓技术包括机械取栓和药物溶栓。机械取栓主要使用支架取栓和抽吸式取栓;药物溶栓则是通过注射溶栓药物来溶解血栓。取栓方法包括动脉取栓和静脉取栓。动脉取栓是通过介入手术将导管和支架送至阻塞的脑血管,将血栓取出;静脉取栓则是通过注射溶栓药物来溶解血栓。

在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风险。同时,需要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确定患者的病情和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手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监测和护理,包括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肢体功能等指标。同时,需要给予患者必要的药物治疗和支持治疗,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取栓治疗后,脑卒中患者的脑血流得到迅速恢复,有助于减轻脑组织损伤。及时恢复脑血流可以显著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挽救生命。取栓治疗能够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通过取栓治疗清除血栓,可以降低脑卒中复发风险。部分患者经过取栓治疗后,认知功能得到改善,提高生活质量。及时有效的取栓治疗有助于预防血管性痴呆的发生。

取栓过程中可能损伤血管壁,导致血管夹层或动脉瘤形成。取栓治疗后需长期抗凝治疗,增加感染和血栓形成的风险。取栓过程中可能导致颅内出血或血肿,需密切监测并及时处理。

脑卒中取栓治疗已成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治疗手段,通过血管内介入技术,将血栓从脑血管中取出,恢复脑组织血液供应。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优化取栓技术、提高取栓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等方面,同时也在探索不同类型脑卒中的取栓治疗。

面临的挑战包括如何快速准确地诊断脑卒中,选择最佳的取栓时机和适应症,以及如何降低治疗成本和提高可及性。未来发展方向包括进一步优化取栓技术,提高治疗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探索新的治疗策略。新的取栓器械和技术不断涌现,如抽吸导管、激光破碎血栓等,旨在提高取栓效率和安全性。新的治疗方法如溶栓药物、抗凝药物等也在研究之中,以期在取栓治疗前或后给予辅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一名65岁的患者,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在发病后6小时内接受取栓治疗,术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无后遗症。这个案例说明,及时诊断和取栓治疗对于脑卒中患者至关重要,可以显著改善预后。

另一名48岁的患者,在发病后8小时内接受取栓治疗,但术后患者症状无改善,遗留严重后遗症。这个案例表明,即使在黄金时间内接受取栓治疗,也存在一定的失败风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

本文原文来自人人文库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