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套路深:5大案例揭示最新诈骗手法,附10条防范守则
电信诈骗套路深:5大案例揭示最新诈骗手法,附10条防范守则
电信诈骗如同网络世界的“病毒”,不断变异,防不胜防。据统计,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呈现高发态势,不仅给受害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严重威胁着社会安全稳定。今天是第55个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电信诈骗的常见套路,提高防范意识,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电信诈骗手段花样百出,令人防不胜防。如何提升自身防范意识,防止掉入陷阱?下面,小编梳理了近期发生的五起典型案例,请大家引以为戒,提高警惕,防止被骗。
案例一:冒充街道工作人员诈骗
套路解析:不法分子通过添加受害者微信,冒充街道(居委)工作人员,以办理补贴为由,诱骗受害者提供个人信息和银行账户,进而实施诈骗。
防范提示:一般情况下,街道(居委)工作人员是不会不经通知,远程向居民申请添加微信好友,更不会以任何方式要求对方转账。在未核实对方身份的情况下,请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要随意泄露自己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不要随意添加微信好友。
案例二:冒充亲友诈骗
套路解析:不法分子盗用受害者亲友的社交账号,通过即时通讯软件向受害者发送求助信息,以各种理由要求转账。
防范提示:请您不要轻信社交账号中的个人头像、签名等网络信息,遇到亲友在网上求助、借钱时,务必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本人核实确认。如发现亲友社交账号被人盗用,一定要及时通知其本人,将账号冻结,避免其他亲友上当受骗。
案例三:网络交易诈骗
套路解析:不法分子在各类交易平台上发布虚假信息,诱骗受害者进行私下交易,一旦受害者转账,便立即拉黑消失。
防范提示:此类案件高发!请各位居民朋友切记不贪图小便宜,不在平台之外私下交易,不泄露验证码。
案例四:投资理财诈骗
套路解析:不法分子通过虚假投资平台或链接,以“高回报、高收益”为诱饵,诱骗受害者投资转账。
防范提示:天上不会掉馅饼,请勿轻信网上“高回报、高收益”的投资理财类广告,不下载来历不明的软件或者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向陌生账号转账汇款,谨防诈骗!
案例五:刷单诈骗
套路解析:不法分子通过快递寄送陌生包裹,内附二维码,诱导受害者扫描进行刷单诈骗。
防范提示:凡是收到“陌生快递”内附纸张上要求您扫描二维码的,这是刷单诈骗!切记不能扫描,及时撕毁!
除了以上案例,我们还整理了十条防电信诈骗守则,请大家务必牢记:
- 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
- 不要轻易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
- 不要向陌生人转账、汇款
- 不要点击不明链接或登录陌生网站
- 不要轻信任何要求转账的电话、短信和网络信息
- 不要将银行卡密码、动态验证码告诉他人
- 不要在公共场合使用无加密措施的免费WiFi进行网上银行、支付操作
- 不要将收到的验证码告诉任何人
- 不要轻信任何中奖信息
- 不要轻易添加陌生人为好友
请时刻保持警惕,提高防范意识,让电信诈骗无处遁形!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