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活下去”到“时代尾音”:《芙蓉镇》三句台词里的世道人心
从“活下去”到“时代尾音”:《芙蓉镇》三句台词里的世道人心
《芙蓉镇》是作家古华的代表作,曾获得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这部小说以芙蓉镇上卖米豆腐的“芙蓉仙子”胡玉音的命运为主线,展现了从单纯到成熟、从脆弱到坚强的女性成长历程。其中,三句经典台词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人生的真谛,值得细细品味。
“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
人生起落无常,在六七十年代尤为如此。胡玉音这么本分、勤劳、善良的女性,却在一次次“运动”中,错失青梅竹马的黎满庚、失去相敬如宾的黎桂桂,她常常嗟叹:命运何其不公?
面对各种不公,人的反应往往截然不同。有时,人脆弱的一句话就可以击倒,像泄了气的皮球颓然倒塌;有时,人坚韧的无坚不摧,像最坚固的城堡岿然屹立。
如果没有秦书田的相互扶持,没有谷燕山的仗义相助,或许,胡玉音见不到曙光,等不到合家团聚的时刻。可她硬生生扛了过来,靠的,就是重聚的信念,靠的,就是秦书田对她说的“活下去”这句话。
生活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常想一二,不思八九。这是一种乐观,也是一种韧性,如同河谷溪流奔涌汇聚巨川大海的志向,指引人们渡过一个个峡谷浅滩。
“生活往往对不贞的人报以刻薄的嘲讽。”
岁月悠悠,却从无回头路可走。黎满庚是个有正义感和责任感的汉子,却在一次次“指示”中,错失青梅竹马的胡玉音、背叛秉性善良的自己,他常常迷茫无措地反问:我做错了吗?
面对各种选择,人的决定往往是在一瞬间,皆取决于当下环境。有时,人的正义感爆棚,生出一种一往无前、披荆斩棘的勇气;有时,人的恐惧渗入骨髓,又生出一种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的怯弱。
如果他只有自己,倒不惧怕什么,可如今,他有了老婆和四个女儿,就算他自己无所谓,却不能将她们置于险境。所以,在备受煎熬的权衡利弊后,他把胡玉音交给他保管的款子,主动上交了。
是非对错,时间自会证明。他的生活没有搁浅,可良心的负荷却压得他喘不上气来。这些年来,羞耻和懊恼,就像一根无形而又无情的鞭子,不时抽打在黎满庚身上和心上,那是来自良心的嘲讽。
“如今哪座大城小镇,没有几个疯子在游荡、叫喊?他们是一个可悲可叹的时代的尾音。”
民心所向,才是时代发展的主流。王秋赦懒惰、自私、凉薄,却靠着一次次“运动”,分得了吊脚楼、农具、新衣裳,尝到甜头的他,自此变本加厉、泯灭人性,成为芙蓉镇人人憎恶的“王秋蛇”。
正义有时会迟到,但不会缺席,公道自在人心。从古至今,从不乏小人当道,可他们终究如尘埃一般被历史湮灭,遭后人唾弃;唯有真正悲天悯人的大善之人,方能顺应民心,万古流芳。
如果王秋赦只是为了向上爬,一时做了错事,倒还有被原谅的可能,可他呢,对在低谷时帮过他的街坊四邻和胡玉音,不仅丝毫不讲情分,反而在“平凡”指示下达后,一再拖延,毫无人性。
小人得志,只在一时,犹如螳臂当车,终究无法阻挡浩浩荡荡的大势所趋。他的疯魔是必然的,是泯灭人性的那群人,在逆时代而行的最后尾音。
写在最后
董宇辉曾说过:“读书不一定能前程似锦,功成名就,但至少可以让你出言有尺,嬉闹有度,说话有德,做事有余。是为了让你在跌宕起伏的生活中拥有处变不惊的内心,让你在未来能独自渡过那些漫长幽暗的岁月,而不怨天尤人。当你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时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
秦书田能渡过那段灰暗的岁月,并将滋生的勇气传递给胡玉音,收获最终的幸福,靠的,或许就是曾经读过的书,带来的力量。
在我看来,读书的意义,还有增进智慧,让人在信息洪流中,能有明辨是非的头脑,而不是随波逐流,成为黎满庚那般身不由己,用后半生来赎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