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生物制剂获批治疗慢阻肺,显著降低急性加重风险
首个生物制剂获批治疗慢阻肺,显著降低急性加重风险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度普利尤单抗用于治疗具有2型炎症的中度至重度慢阻肺。这种生物制剂通过双重抑制白介素-4和白介素-13信号通路,减少全身和局部炎症,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对于中重度慢阻肺患者来说,这无疑是一大福音。
肺气肿治疗迎来突破
肺气肿,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一种主要类型,是一种进展性、致命性的呼吸系统疾病。据统计,全球约有3-4亿慢阻肺病患者,每年导致约300万人死亡。在中国,慢阻肺病总患病人数约1亿,已成为我国第三大致死性疾病,死亡人数居全球首位。
目前,慢阻肺病主要的治疗和管理目标是减轻当前症状和降低未来风险,包括防止疾病进展、防治急性加重及减少病死率。然而,以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和抗炎药物为主的慢阻肺病治疗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减缓疾病进程,但由于慢阻肺病具有异质性,个体差异大,仍有部分患者控制不佳,容易导致难以预防急性加重、局部免疫功能低下、未来感染风险增加等问题。
度普利尤单抗:首个突破性生物制剂
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液(商品名:达必妥®)是首个在慢阻肺病中实现突破性获益的生物制剂。它是一种全人源靶向白细胞介素-4受体亚基α(IL-4Rα)的单克隆抗体,能够通过“双靶点”的创新作用机制,选择性地抑制关键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3(IL-13),显著降低急性加重风险,快速且持续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IL-4、IL-13是2型炎症的关键驱动因素,其与共同的受体IL-4Rα结合,导致气道上皮细胞释放趋化剂,促进EOS等2型炎症细胞的激活与运输,进而参与慢阻肺病的气道重塑和黏液高分泌等重要病理过程。度普利尤单抗可特异性结合IL-4Rα亚基,阻断IL-4、IL-13信号传导,抑制EOS活化,从而减轻慢阻肺病患者的2型炎症反应,抑制疾病进展。
临床试验数据:显著降低急性加重风险
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液此次成功获批主要是基于两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3期临床试验BOREAS和NOTUS出色的临床数据,分别在40~80岁(BOREAS)和40~85岁(NOTUS)的中重度慢阻肺病成人吸烟者或既往吸烟者中评价了该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两项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安慰剂组,度普利尤单抗组患者的中重度急性加重发生率在52周内均显著降低。具体而言,BOREAS研究降低30%(0.78 vs 1.10;P<0.001),NOTUS研究降低34%(0.86 vs 1.30,P<0.001)。
在疗效方面与安慰剂(每两周一次)联合最佳标准吸入治疗(三联治疗)相比,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液组治疗52周,慢阻肺病中重度急性加重年化率分别降低了30%和34%;在基线呼出气一氧化氮较高的患者中,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液相对于安慰剂组的中重度急性加重年化率降低和肺功能改善有更好的效果。
在安全性方面,两项研究的安全性结果与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液已获批适应症的已知安全性情况一致。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度普利尤单抗的推荐剂量为每两周皮下注射300 mg。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 可在大腿或腹部进行皮下注射,不要在肚脐周围5厘米范围内注射。当他人帮你注射时,也可以在上臂注射。
- 不要将药物注射到受伤或结疤的皮肤上。
- 首剂注射时,2次注射要选在两个不同注射部位分别注射。
注意事项:
- 注射后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如出现荨麻疹,皮疹,结节性红斑,过敏反应和血清病。在发生超敏反应时停用。
- 接受治疗的特应性皮炎患者更容易出现结膜炎和角膜炎。患者应向其医务人员报告新出现的或恶化的眼部症状。
-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警惕血管炎性皮疹,肺部症状恶化和/或神经病变,特别是减少口服皮质类固醇后。
- 哮喘急性发作:不应用于治疗哮喘的急性发作。
- 降低皮质类固醇剂量:开始用度普利尤单抗治疗后,不要突然停止全身,局部或吸入皮质类固醇激素。如果情况合适,可逐渐减少类固醇的使用量。
- 寄生虫感染:在开始使用度普利尤单抗治疗之前,患者需要治疗预先存在的蠕虫感染。如果患者在接受度普利尤单抗治疗时感染并且对抗蠕虫治疗没有反应,则停止使用度普利尤单抗治疗直到感染消退。
未来展望
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液的获批标志着慢阻肺病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随着我国药审改革不断深化,未来中国患者有望更快地接触到国际上最新的治疗药物,实现与全球同步的慢阻肺病治疗。
对于中重度慢阻肺病患者来说,度普利尤单抗的出现无疑带来了新的希望。它不仅能够显著降低急性加重风险,改善肺功能,还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应用,相信度普利尤单抗将在慢阻肺病治疗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